从1200余家攀升至2500余家!“十四五”期间,济南高新区高企数量实现翻倍
发布日期: 2025-11-04 14:17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你好,这里是高新区发改科经部,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10月下旬,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科技办公室主办刘敏的办公电话热度依然不减。“9月底,今年的高企申报基本结束,10月份我们着手为2026年的申报工作做准备。接下来的半年,是政策培训辅导的关键期。”刘敏说。

刘敏从2021年开始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正好横跨整个“十四五”。济南高新区是全市创新创业高地,高企数量约占全市总量的35%,由此每年的申报工作量往往是其他区县的数倍。办公电话、手机、微信、QQ、企业联络群……每到申报季,科技办公室就会通过各种渠道为企业答疑解惑,光是企业对接服务群就建了十几个。同时,刘敏和同事还会联合产业园区开展企业走访、高企申报流程宣讲、专项辅导等线下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一方面,帮助有意申报的企业完成资料准备、系统填报;另一方面,挖掘散布在各产业赛道的“潜力股”,扶持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让新生力量早日跻身高企行列。

“高企是一项国家级资质,含金量很高,要求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研发投入、人才梯队等领域均实现全面、规范发展,整个申报过程也是企业查找自身不足,补齐短板,获得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刘敏说。

“十四五”期间,高新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塑造工业经济新动能,从企业梯队到科研平台,实打实的数据变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增强。高新区推动多层级实验室联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作,新布局一批创新平台,科创城、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高端平台加快建设,“电磁橇”等科学装置成功运行,新重组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6家、市重点实验室130余家,聚集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00余家,搭建起布局完善、立体多元的区域创新体系。

各创新主体加快壮大。高新区构建“全周期培育、全流程护航、全方位提质”培育体系,累计培育6家独角兽企业、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0家瞪羚企业、11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500家、3000家,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发展生态。

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高新区坚持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梳理重点领域实施定向突破,组织实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80余项,获批省科技示范工程、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共计46项,量子通信、电磁驱动、基因编辑等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去年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18项。今年获评山东省技术发明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分别占全省的12.5%、6.32%,2项成果入选“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