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济南,藏着一批“大国重器”
发布日期: 2025-10-15 09:01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国庆节前夕,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直径锻轧装备群实现投产,这是一项关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突破。

与伊莱特能源相隔不远,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下线,这台“巨无霸”拥有可承载200万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的恐怖电量,但运行时噪声比家用空调还低,其性能刷新世界纪录!

锻压机轰鸣,激光闪烁,“济南制造”正悄然改写中国新能源装备产业的版图。

大国重器

核心部件的硬核技术实力

济南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基石,始于“大国重器”的制造能力。

在核电、海工装备、工程机械等战略性关键领域,直径超10米的整体环形锻件作为核心承载结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期依赖进口。2022年,伊莱特能源打造出直径15.673米的核电支承环,打破世界纪录。此次全球最大直径锻轧装备群顺利投产,可应对未来10-15年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需求的战略性布局。

在济南高新区,还有一家在核电装备领域具有硬核实力的企业,就是美核电气。该公司由海外引进人才创办,是我国首个核级流量计和核级液位计供应商,不但填补我国核级仪控关键装备领域的空白,更支撑单台核电机组每年提高经济效益近亿元。

在风电装备中,风电主轴作为关键零部件,发挥着传递动能的重要作用。钢城区的金雷科技为全球风力发电机提供超强服役20年的主轴,接连实现6MW超大异形孔锻造风电主轴、18MW超大铸造海上风电主轴等产品的首台套研制,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是风电装备产业群核心成员,今年2月份,该公司生产的中能建山东泰安350MW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发电机定子成功发运,该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创新示范项目,也是山东省重点创新示范项目。

不久前,中车山东风电公司携多项创新成果接连亮相两大国家级展会。今年年初,该公司生产的12.5MW超大功率风电机组“凌风号”下线,该设备是陆风时代挺进沙戈荒大基地的“驭风利器”,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该公司还在国内首创移动式机械破碎处理技术和热解处理技术,让退役风机实现“重生”。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全国首台套”“掌握全球领先技术”……在济南新能源装备领域,拥有类似标签的企业不胜枚举。

新型储能

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

在新型储能领域,济南企业正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敏锐度不断“开疆拓土”。

走进山东电工电气所属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即将发运的液冷储能舱映入眼帘。截至2024年底,这款“大电池”累计出货7.4吉瓦时,占全国储能装机规模容量的10%。其液冷技术的采用,使设备能耗较传统的风冷技术降低了15%。2021年,该公司首次将液冷技术用于百兆瓦级储能电站并取得成功,首台(套)的创新价值成为客户选择“济南造”的重要原因。

同一园区内,亿恩新动力的车间也在满负荷生产。2024年,该公司的工程机械电池包出货量一万台以上,储能集成系统出货量5吉瓦时以上,同比增长200%。公司三条生产线全面开启,所有工人加班加点地生产,以保证产品的顺利交付。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这个大热赛道,济南也有布局。

在济南高新东区,创鲁电池储能产业园一期项目上半年竣工交付后,二期项目随后上马。创鲁电池储能产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巩固创鲁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助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激光装备

家门口的产业“赋能者”

激光装备本身不属于新能源装备产业,但它是新能源装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母机”和关键支撑,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上下游关系。没有激光,就没有高效、低成本的新能源装备,而济南,恰好是北方激光装备重镇。这意味着济南新能源装备产业拥有家门口的“赋能者”。

济南是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激光设备出口量、出口额近年来一直位列全国第一,带有“济南造”标签的激光设备扬帆出海,远销多个国家。近几年,济南激光产业的发展步步向新,势头强劲。

上游,以华光光电等企业为代表的激光外延材料、芯片及元器件技术位居行业前列;中游,山东省科学院激光所、晶众光电、铂锐激光、微感光电等企业(院所)均已开展激光器产品研发与生产;下游,拥有邦德、森峰科技、金威刻等激光装备骨干企业,激光切割、焊接、清洗、熔覆等产品技术水平居国内第一梯队。

未来业态

氢能与智慧能源的前瞻布局

面向未来,济南在氢能、虚拟电厂等前沿领域已落下重子。

济南高新区作为创新高地,新业态层出不穷。山东电工电气集团高新液流科技公司正推动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成、电堆生产等新业务快速发展;北理工前沿院一手抓高性能电池研发,一手抓电池回收再利用,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济南高新虚拟电厂成为山东省首批且唯一持续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虚拟电厂项目,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唯一试验示范发电储能类项目。

截至5月底,已有19家单位在济南开展虚拟电厂业务。随着可调容量的不断增加,收益规模将持续增长,为能源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从伊莱特的超大型锻件、山东电工电气的特高压设备,到电工时代的储能舱、创鲁电池的固态锂电池,再到济南绿动的氢燃料电池,济南新能源装备企业正在全国乃至全球赛场争抢份额。随着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上持续突破,济南有望在中国新能源装备版图上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