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开放发展的优势,1月1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启动活动在济南片区举办。活动以“自贸医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主题,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商务厅(自贸办)和济南市人民政府指导,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和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办。
平台旨在充分运用省会城市医疗资源优势和自贸创新优势,联动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先行先试政策,建设开放、规范、安全的成果转化“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和赋能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创新发展。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高新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宏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济南片区累计推出650余项改革创新措施,形成265个创新案例和成果,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引擎的作用不断凸显。特别是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痛点,以制度创新催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全链条创新药研发支撑平台、“智慧中药房”全链条服务模式、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等多个全国首创落地见效,“生物医药临床实践服务新模式”等案例入选全省新一批复制推广清单,有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打造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将有效带动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资金、产品、医疗资源等上下游多层面互补协同,有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产医融合效能和开放合作水平,为济南打造全球创新研发新基地和医疗服务新高地提供强大动能。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省聚焦聚力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扶持。目前,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3个、领军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909家,其中13家企业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形成了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等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
山东自贸试验区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依托自贸制度创新优势、省市医疗资源和科创政策优势,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三甲医疗机构和国家临床试验机构为载体,以院士牵头的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为保障,通过临床应用服务平台、临床软科学创新平台、研发共享服务平台、科创金融投资平台四大创新子平台建设,聚焦先进医疗技术创新研发和临床转化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前沿医疗项目缺少转化标准和临床转化渠道,临床研究效率低、周期长,医疗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等关键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国内外高端医疗成果落地,推动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转化,已实现了国内首个生物人工肝临床治疗创新突破,以平台创新经验总结推出的案例“生物医药临床实践服务新模式”入选新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浩表示,下一步,济南片区将联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持续推动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高端化、特色化医疗康养产业发展创新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更多的首创性技术项目入驻,促进国内外高端医疗成果落地,推动高端生物医药资源在山东自贸试验区加速集聚发展。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