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与济南高新区共成长|康威通信:奥运会场下的“电力卫士”
发布日期: 2021-03-30 08:55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现代化城市运行的“生命线”。为让城市更安全美观,原本屹立在地面上的电线杆、电力高压塔也变换形态,走进了地下的隧道管廊,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对地下空间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今康威通信所做的,就是保证你脚下每一步的安全。”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康威通信”)创始人、名誉董事长姜理远说道。康威通信位于济南高新区,是一家致力于地下电力系统安全保障的行业先锋企业,曾为2008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阅兵等大型赛事及活动提供地下保电服务。

40人凭真功夫走进奥运“地下空间”

2002年,康威通信在济南创立。“那时候的高新区还挺荒凉,如今这里已经高楼林立,企业成群了。康威通信也由一家只有6人的创业公司成为了如今有200余名员工的大企业。”姜理远回忆起创业初期说,当时的康威通信每年只有几百万的收入,济南高新区给与了针对高新企业的优惠政策,让公司起步时期的资金宽松了许多。

收费电话机、话单打印、部队野战机……成立之初,康威通信围绕通信行业开展了多种产品的销售及服务,面临着设计面广但不精通的难题,想要有质的发展,需要专注研发,有更适合推广的产品。

2007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需要对鸟巢、水立方等建筑的地下电力系统“保驾护航”。当时,只有40人的康威通信接到竞标通知后,立刻组成了竞标团队,制作出展现公司实力的方案,由姜理远带领团队去北京竞标。当时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内大型企业,经过三轮筛选后,只有康威通信等7家企业留了下来。借助相关成熟经验,康威通信面对其他大型企业时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成功拿下了项目,该套系统如今依然在北京奥运场的地下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

首台地下巡检机器人实现“地联网+”

自从在北京成功拿下奥运地下能源电力保障项目起,康威通信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电力、综合管廊、通信等行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服务。有了精确目标,康威集团在该领域的产品研发上突飞猛进,2013年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台能够在地下电缆通道内运行使用的电缆智能巡检机器人,并在广州供电局投入使用。

“这个系统由智能巡检机器人软件平台、隧道轨道总成部分、隧道供电总成部分、隧道通信总成部分、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其他相关设备组成。”康威通信的研究人员说,通讯传输采用有线、无线立体覆盖及“地联网+”可扩展式主干信息传输服务网络系统,以达到远程集中监测、集中显示报警、集中联动控制和集中管理的目标。

此外,城市智能井盖综合监控系统也是康威通信的一大特色产品,自2005年研发出第一代监控井盖开始,经过11年的不断更新升级,如今第六代的警示性井盖已经具备蓝牙通信、4G全通网模块、不锈钢机械锁等配置,能够防止井盖丢失、并可以通过手机连接井盖查询状态。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奥运场馆周围的井盖用的都是智能井盖,目前,这类城市智能井盖已经基本覆盖北京市内。

产业化项目落地孙村 引领发展新局面

“高新区对我们的发展给予了很多助力,有些事我记忆犹新。2015年高新区带着康威通信在内的10家企业去北京进行新三板挂牌。”姜理远说,康威通信则在那一年成功挂牌新三板。高新区不断给与政策、资金、宣传、人才上的支持,促进着康威通信的发展。

康威通信为电力系统保驾护航,高新区则为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今年,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线监测系统产业化项目正在建设,该项目已经达到主体验收阶段,预计今年年中投入使用。

“这一项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规模及收益。项目落地前,高新区起到了纽带作用。”姜理远说,在高新区引导下,康威通信向省、市层层上报项目方案,最终申请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资金支持。据悉,项目总投资7千万,预计提供监测系统7000套产能,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

编辑: 赵婧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