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支口红看济南“乘风破浪”
发布日期: 2020-12-09 08:58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寒冬挡不住观摩的脚步,创新跟得上发展的胜势。

12月8日,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评议活动进行到第四天,市民“云阅卷”热情不减,网友们点赞、热议、祝福盖起“高楼”。

同作为济南人,最为感同身受的是,连日来的项目观摩,赛速度、比进度、看“含金量”,听满意度,同时也凸显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济南魄力。

且从一支“济南制造”的故宫口红说起。提及故宫口红,势必要提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坐拥很多骄人业绩,荣登山东民企十强产业榜单,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首批“独角兽”企业,济南市首家科创板上市“独角兽”企业……

或许,有人会问,从“走红”到持续“长红”,跃升为网络顶流,他们的制胜密码是什么呢?掌握核心技术,专注小分子,用20多年时间深耕透明质酸,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秉承工匠精神,将实验室工艺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释放最大产能;坚持务实担当,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捐赠价值上千万产品给前线医护人员,赢得八方口碑。

其实,8日当天走进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现场,记者也能够感受到这家企业的魄力与坚守。该项目今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基于华熙生物拥有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关键技术平台,建立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全产业链业务体系,预计项目可实现产值达200亿元,利税50亿元。可见,创新和匠心,促产业换新,助经济腾飞,从而带动和燃旺一座城市的经济主体。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高新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项目一期、汉峪金谷云鼎大厦项目同样极具发展动能。可以说,“东强有多强,济南就有多少创新动能,科创、产业、开放,正是打开高质量发展的三把“金钥匙”,也是省会“走在前列”、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的气质所在。

没有“一招鲜吃遍天下”的制胜战略,只有在坚守与创新中的自我革新。就像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近日接受访谈时所说,“文化自信来自产品自信,产品自信来自科技自信。”把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将政策优先转化为政策领先,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关键在“无人区”闯出新天地。就像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女总工程师梁建英说过的:“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中看到打造新时代开放新高地,重点项目背后的开放气质和包容品质,正是省会济南大气魄和大胸襟的生动体现。

连续四天的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观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看见了济南美好蓝图,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局中显格局,构建产业发展全链条,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打造“五个济南”提供强有力实体支撑和蓄势动能!

编辑: 王乔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