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界的“山大天团”,藏不住了!
发布日期: 2025-11-13 16:33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日前,浪潮集团与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整合在机器人产品技术、算力资源与场景生态方面的综合优势,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与全球化布局。

浪潮集团是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的龙头;越疆科技由5个山大校友合伙创办,聚焦协作机器人,于2024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借这次强强联合,为大家重磅介绍一下机器人领域的“山大天团”!

认识越疆科技

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是85后,他出生于日照莒县长岭镇,在山东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6年。大学期间,刘培超是名妥妥的学霸。就读大二那年,他申请了机器人领域的两项发明专利。随后,他开始参加机电大赛挑战杯以及一些国内颇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名次。

本科毕业后,刘培超因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同时修管理学双学位。这一选择,表明他早已深谙现代科技企业的竞争逻辑:卓越的技术是立身之本,而精良的管理是致远之道,二者如同企业发展的一体两面。

研三时,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的刘培超去了中国科学院苏州所,在那里,他产生了创业的念头。由于很多机器人零部件加工厂集中在珠三角,2014年,刘培超毕业后前往深圳,聚集了其他四位山大机械工程学院的同级校友组成创客团队。

2015年,刘培超及其团队带着“轻量级智能机械臂”的创业点子,创立越疆科技。2018-2020年,越疆科技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连续三年登顶国产品牌机器人出口量第一。在全球桌面型机械臂市场,越疆科技的占有率超过70%。2021年,越疆科技的机械臂销量达到1.2万台,业绩同比增长超100%。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越疆科技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越疆科技开发出了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是首家拥有0.25公斤—30公斤负载产品矩阵的机器人企业,拥有CRA、CR七大系列20余款协作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覆盖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新零售等行业。

2024年12月23日,越疆科技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11月7日,在香港上市不到一年的越疆科技启动第二次融资。该公司与配售代理瑞银集团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1666万股新H股,募资7.8亿。

山大机器人专业

越疆科技在山东拥有多家子公司,如青岛越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越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越疆科技此次携手浪潮集团,在产品创新共建、数据协同、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技术—产品—场景”闭环体系,意味着越疆科技正式加入济南机器人产业生态。

越疆科技的成功离不开山东大学的培养。

国内高校的机器人研发方面,上海交大、哈工大、国防科技大、北理工实力雄厚,而山东大学也处于第一梯队。

20世纪80年代,我国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对机器人展开系统研究,山东大学是其中之一。山东大学下设的机器人研究中心建有智能无人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是我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国家级平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大机械工程学院在机器人领域一直有着一席之地。早在2010年,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便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实现高速TROT步态行走的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所谓TROT步态,是四足机器人行走时,两条对角线上的腿同时抬起和落下。

目前,山大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四足机器人中,面向科研教育平台的BILLY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BILLY的运动能力是国内同级别同尺寸机器人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平衡性、坡度训练,还是适应能力方面。这款四足机器人除发动机外,零部件都属自主研发,其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性能可实现发达国家性能的60%-80%。

“山大系”机器人军团

不知不觉中,“山大系”机器人军团正在悄悄壮大。

近年来,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在推动机器人技术产业化方面成果显著,孵化或培育了一批在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随着浪潮集团与越疆科技携手,“山大系”机器人军团再添一员“实力干将”。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区培育的高成长性企业,产品有行者泰山、E-DOG、特种机械臂、YOBOGO等,现已成长为山东具身智能领域的重点企业。该公司创始人兼CEO范永是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博士;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李贻斌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创始人兼研发总监荣学文研究员,来自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

山东科为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地在泰安高新区,主打全系列搬运码垛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换人”生产环节,该公司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山东大学一科为机器人研究中心”。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区上市企业,其创始人吴耀华教授长期坚守在山东大学教学科研一线。该公司致力于仓储物流技术的创新研发,产品覆盖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核心设备与软件。2025年与山东大学签约共建“物流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山东矩阵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包括公路营销发运物流系统、铁路营销发运物流系统、货车无人定量自动装车系统、集装箱空重错装与偏载识别系统等。该公司创始人谭旭明为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校友,2024年,谭旭明在济南高新区注册成立山东人机协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具身智能新赛道。

除了上述明星企业,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及校内团队还与多家医疗机器人公司进行医工协作和联合研发,包括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公司等,切实推动了产品的市场化与应用。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大学与泽普医疗等联合研发的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罗伯医疗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的“速易必”机器人,已于2025年3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注册批准,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与微创医疗合作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通过一系列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正在不断拓展临床应用适应症。

浙大与杭州的故事,印证了一流大学对一座城的深远影响。放眼济南,山东大学作为底蕴深厚的学术重镇,与这座城市同样血脉相连。未来的济南,必须将山大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与城市的产业方向进行战略性对接,唯有让大学的“智力场”与城市的“产业场”深度耦合,济南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根基稳固,行稳致远。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