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作为区域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为全面提升济南高新区为企服务效能,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结合济南高新区工作实际,经研究后起草了《济南高新区关于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二、制定依据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国家、省、市政策文件,深入研究世界银行最新评价指标体系,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创新试点城市先进做法。同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收集企业诉求建议400余条;先后3轮征求各部门(单位)意见,吸收采纳意见建议22条后制定本《若干措施》。
三、出台目的
出台《若干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聚焦“拉高标杆向外看、重整行装再出发”,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驻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三次创业”,为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注入强大动力。
四、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聚焦综合服务能力升级、对标世界银行“营商就绪”重点指标、突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优势,分3个维度提出10个方面47条措施。
(一)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积极承接省级揭榜挂帅任务,创新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再优化、办事材料更简化。再造流程,在全省率先推出“创业就业一类事”、“生物医药准营一类事”、“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一类事”3类办理套餐,实现“一类事一次办”。在线下,建设“政务综合体”,织密园区、楼宇特色服务站点,学习上海等地经验,推广“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以“全识通”平台标准化答复企业咨询,填补“中、东、北”三区服务“距离差”。在线上,优化“园区通”科创金融智慧服务平台,打造惠企服务“线上高新”,推动“园区通”与“泉惠企”平台互联互通,上线高企认定服务券。
(二)围绕关键环节靶向优化。落实“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落细“三看三深化”,以颗粒度更细、专业度更强、满意度更高的服务,加速项目落地,助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聚焦“市场准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创新,提升数字软件等新业态企业名称申报和行业认定便利度,推出“同股不同权”、“联变联销”等改革措施。聚焦“获取经营场所”,在前期试点推出分阶段施工许可基础上,将制度创新向链条后端延伸,全省首推标准化图册、单位工程单独竣工验收,实现电子竣工图纸“一键归档”。聚焦“劳动就业”,探索实行特殊工时审批分类容缺机制,开展“高新聚匠”行动,建设跨部门协同服务的和谐劳动关系服务中心。聚焦“市场监管”,推出“质码通”指导服务,推动市场监管领域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
(三)聚焦三个高地合力攻坚。发挥高新区、科创金融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叠加优势,在科技创新、金融赋能、对外开放上探索服务优化、制度突破。打造科创高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建设人工智能展示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推介交流中心,构建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人才培育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金融高地,建设实体化企业上市(融资)服务中心,推广“科创经纪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出科创金融特色产品,组建科创产业系列基金。打造开放高地,为外籍来华专家提供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便利支付“一站式”服务,实行山东自贸试验区外国人才互认,参照京津冀首都经济圈做法,试点济南都市圈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互认,借鉴上海、江苏等地做法,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试点。
五、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
联系电话:0531-88871837
查看政策原文:济南高新区关于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编辑: 高新区审批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