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发展“新”领航丨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引领聚合力 赋能社会组织向“新”而行
发布日期: 2024-06-25 10:33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开栏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结合基层党建“强引领·促发展”专项行动有关工作部署,现策划推出“赋能发展‘新’领航”“基层治理‘新’活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基层党建工作系列宣传专栏,集中展现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各领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先锋风采,致敬榜样典型,激励比学赶超,着力凝聚“三次创业”的奋进力量!

拉高标杆向外看,重整行装再出发。2024年,济南高新区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新高新的发展蓝图。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坚持以党建引领激发新动能,以实干催生新发展,以责任强化新担当,不断向“新”发力、用“新”提质,全力推进新时代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抓基层,强根基

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实力,强化党员群众对组织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进一步点燃红色引擎,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党的力量充实、党的作用发挥“三个100%”,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注重提升“硬实力”。建立建强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自党委成立以来,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应建尽建”的原则,指导建立党组织65家,覆盖党员4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200余名。同时成立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链、济南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2家功能型党委,以产业链党建为突破口,助力产业链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注重提升“软实力”。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持续巩固党员教育学习成果,先后开展党员轮训、“我来讲党课”“我来讲党务”等党员学习活动30余次,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先后组织近400名党员干部赴三涧溪、大峰山、金刚纂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树立先锋模范标杆,指导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于旭波、幸福益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先后评为省级“创新榜样”、市级“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充分发挥个人和先进集体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凝练3篇党建工作典型经验做法,被中央、省市媒体等平台推广宣传,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抓载体,强品牌

打造“1+N”型党建品牌矩阵

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深入实施党建品牌“红色引擎”创建工程,系统化布局、分类化施策、立体化推进,制定“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三年规划,按照“党委统领、支部共育、各具特色、围绕中心”原则,以“红领新社”党建品牌为主要引领,先后培育出“红雁领航”“红领泉才”“鸿志天下”等党建子品牌,形成“1+N”型党建品牌矩阵。

“红雁领航”引领“科技强”。鸿雁领航、雁阵齐飞。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山东省工业研究院党支部打造“红雁领航”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党员先锋服务联系点、成立党员科研先锋队,激活支部“红色细胞”,坚持“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节点的高效推进。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累计研发核心产品4项、关键技术13项,达成40余项横向、纵向合作项目,累计获批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

“红领泉才”引领“人才兴”。党建引领,服务人才。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济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党支部结合业务特色,打造“红领泉才”党建品牌,深入开展“泉才创”“泉才行”“泉才惠”等六大“泉才系列”人才服务工程。截至2024年6月,已开展人才服务、引才交流、合作洽谈等活动25次,服务范围辐射济南市8个区县,有效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组织开展成果转化会、税收专题讲座、投融资对接会等科创服务活动9场,服务企业400余家,有效促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

“鸿志天下”引领“教育红”。党建引领,托起“红色”未来。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济南市安生国际学校党支部打造“鸿志天下”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与立德树人工作“双融双促”发展模式,实现党建工作对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实践育人等领域的赋能。针对教师流动量大、青年教师多的特点,依托“鸿志天下”党建品牌,对外引进省、市级骨干教师10人,对内开展教学能力培训评比,40余人被评为市级杰出教师、区级优秀教师,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谋创新,重实效

助力新质生产力“量质双升”

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搭建“党建互联”平台,围绕“区块链科技+”“人才驱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综合布局、创新驱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促进生产力质态跃升。

以“新”提“效”,促进区块链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山东省区块链研究院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不断释放“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有效突破创新主体之间壁垒,扎实推进研究院各项工作,为国家的重大数字基础设施解决卡脖子问题。先后发表高质量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52项,参与起草区块链信息安全领域国家、地方、行业、团体标准9项。

以“数”催“新”,促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协会党支部发挥“政、产、学、研、用”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支撑政府、引导产业、服务企业”的原则,依托会员资源、专业优势和技术能力,助力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举办“党建领航·益企同行”“双数评估”工作,赋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人才推荐评优工作,评选出大数据产业“领军人物”“智慧工匠”“引航专家”近200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开展大数据标准化研究,制定2项大数据企业、产品评估规范,主持起草3项数字山东工程标准,使大数据要素政策从宏观到落地,整体迈入新阶段。

以“智”搭“链”,发掘产业链内生动力。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依托济南市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协会成立国内首个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链党委。指导产业链党委构建起单向结对、多向交叉结对的“中国结”链式平台,采用“引、聚、留、强”,凝聚起全生态的产业链红色合力。以“党建链”串联“发展链”,指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活动30次,有效汇聚产业、人才、资源、资金等,目前已实现300多家企业产品配套。以“发展链”强化“技术链”,邀请产业链内高技术人才、发展先行企业负责人讲党课、讲经济、讲技术36次,共促链上企业破除技术瓶颈。以“技术链”促升“生产力”,依托产业链党委,先后组织京沪黄金线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产业链生态发展大会、2024年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等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