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巨野河街道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水平,为全力推进“法治巨野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巨野河街道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加强街道法治建设,推动辖区依法治理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内设机构分工协作、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积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带头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开展学法活动,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行政法》等相关内容,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1次,切实提升班子成员依法履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高度重视干部法治教育。持续推进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以提高干部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组织街道管理岗、新聘任人员、执法人员、村(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讲座、“学法考法”模拟考试,切实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靠前部署,落实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巨野河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实施办法》,推动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2023年,协调法律团队出具《法律意见书》3份,完成合同文件审查54份,帮助解答法律咨询共300人次。
(二)坚持高度自觉,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三个规定”,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警示月活动,扎实开展“学习铸魂、教育警示、制度筑坝、正风肃纪、文化养廉、淬炼队伍”等六大主题行动,带头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司法权威;支持各内设机构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班子成员和管理区(社区)、村(居)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无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
(三)坚持细化分责,稳抓要点落实。一是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街道综治中心建设“法治溯源文化长廊”,各村(居)公开栏建设“法治宣传阵地”,小区楼栋单元间及31个村(居)委会安装“巨野河街道法治宣传栏”,形成由街道法治长廊、村(居)法治阵地、楼栋法治宣传栏组成的法治宣传矩阵。二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街道组建32支普法宣讲队伍,分别为各内设机构组成的街道级普法队伍和31支由村(居)“两委”干部、村(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等人员组成的村(居)级普法队伍,持续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工作。三是持续做好法治宣传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法律法规进农村、进社区、进网格、进企业,坚持“全覆盖、无遗漏”,真正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群众心里。2023年,累计开展普法宣传20余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法治宣传教育以传统方式为主,缺乏新的方法、手段及形式,群众参与度较低,普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虽然达到法治阵地全覆盖,但实用性不强,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有待加强。
(二)村(居)法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村(居)法律顾问业务能力不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运用法治手段处理矛盾纠纷的制度和机制有待完善。
(三)依法履职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不严谨,依法履职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拆迁安置和违法建设处置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发案率高。
四、2024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把法治工作贯穿到街道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抓好教育培训,带头落实年度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内法规等内容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举办不少于2期法治专题讲座。
(三)不断健全应诉机制。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对重大、疑难复议应诉案件,实行法律顾问全程参与的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案件分析会,提高行政应诉质量。严格落实行政案件街道主要领导带头、相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坚决做到每起行政应诉案件均有街道领导参加。
(四)着力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街道、村(居)调解委员会、矛盾调解工作站高效运行。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培育村(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把矛盾纠纷化解与普法结合起来,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发生。
(五)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积极申请资金在东城新苑社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形成由街道法治长廊、社区法治广场、村(居)法治阵地、楼栋法治宣传栏组成的法治宣传阵地,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协调各内设机构实施精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学习。街道将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工作,切实增强街道机关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强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和认知度,为街道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编辑: 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