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故事看济南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发布日期: 2024-12-24 09:42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当人们熟悉的网购操作应用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济南高新区,只需要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面前,在线提交交易进场所需材料,即可办理相关业务,真正实现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推进见证服务便利化。

这得益于济南高新区大力推行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从过去来回跑部门、材料当面交、现场抽专家、办事时间长到如今“指尖办”“随时办”“便捷办”,线上可办率达100%……济南高新区着力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格局,推进进场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全覆盖,持续提高网上交易见证服务能力,即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专家抽取“指尖办”

“先下载爱山东APP,点击视频帮办,选择专家抽取业务,然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抽取专家了。”近日,济南某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致电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咨询专家抽取业务,工作人员告诉她,该业务已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

该项目负责人称,原定于次日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因工作安排导致无法现场抽取专家,且项目重大、投资额及社会关注度较高,需按时进场交易。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很快便完成了“远程”抽取,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记得原来抽取专家得拿着有关授权证明,到交易大厅现场办理,最近听说可以在手机上操作,今天实际操作后,感觉很方便!”项目负责人说。

无独有偶。某代理机构负责人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线上抽取专家的举措点赞。他表示“济南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面对雨雪等恶劣天气,依然坚持给自己在内的小企业提供帮助,并且不要求企业经办人到现场办理业务,提供了很大便利,特此感谢。”

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已全面推行‘一个库+一个系统+一个APP’专家抽取新场景,代理机构可以线上提交评审所需的进场授权,我们核验完后,就可以远程抽取专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专家抽取业务“指尖办”,努力以便捷度换取群众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线上专家抽取率已达100%。

场所预约“随时办”

“没想到这么快就协调好标厅资源,让我们能够及时进场交易,济南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真好!”一次在交易高峰期预约标厅场所的经历,让某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真切感受到了高新见证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上个月,济南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接到代理询问场所预约相关事宜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诉求后,告知其申请标厅预约“绿色通道”所需材料以及线上申请流程。“一个电话的功夫,工作人员就全面统筹场所资源、人员力量,在满预约的情况下顺利进场交易,速度太快了!”

以前,代理机构约场地资源时需要跑好几个部门,从提供相关材料到逐步完成各流程,整体办下来,耗时又耗力。如今,“全流程电子化”让业务办理变得简单、高效、便捷,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查看办理进度,不需要再往返不同部门,实现了业务“实时办理”。

“根据标厅承载量和项目需求,合理调配资源,为项目进场交易建立了“绿色通道”,并实行快审快办、特事特办、容缺办理,全力做好项目进场交易审核和场地预约服务。”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速度更快、流程更简……依托全流程电子化,持续擦亮交“e”先锋品牌,高效服务各方交易主体。今年的交易量及交易额已远超去年同期。

异地评审“便捷办”

在济南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某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考虑到所代理的水利工程项目所需专业的专家人数少,前来咨询远程异地评标业务,工作人员细心讲解“四个一”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积极对接远程异地“好友圈”交易中心,通过搭建合作平台,顺利保障了该项目的正常评审。

“这个远程异地评审真的是太方便了,不仅实现了多地优质专家资源互联互享,还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对评标评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该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点赞了济南高新区“四个一”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

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改革中,坚持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理念,以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建设为基础,推出“四个一”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积极打造包容开放、智慧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通过实现主副场项目组建、进场人员身份核验、评标过程音视频同步交流、同步评审、在线打分、项目归档等环节标准化操作,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网运行、数据互认、专家共享”的电子技术环境,打破专家评审区域化限制,有效解决本地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型不均衡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评审质量。

目前,济南高新区主动“牵手”南京市江北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河南省新郑市等全国16个地区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开展19项远程异地项目,交易额达4.7亿元。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