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路通·税之家”看提升跨境企业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 2024-11-28 16:20 字体:【 信息来源: 高新区税务局
浏览次数:

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外贸易活跃,进出口总额占全市52%,非居民税收收入占全市50%。国家税务总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是全市“税路通·税之家”建设示范单位。为持续创新“税路通·税之家”特色服务,助力跨境企业行稳致远,最近该局总结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专项调研辖区跨境投资企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跨境税收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税路通·税之家”的探索实践

“税路通”是国家税务总局倾力打造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先进性的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税路通·税之家”是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立足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实际,在跨境税费服务需求发生深刻变化、重要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结合自身丰富治理经验和优势资源形成的集成式跨境税费服务品牌,是税务部门在跨境税费服务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

(一)国际化专家团队。济南高新区税务局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全市国际税收业务骨干以及高校、企业的专家力量,按照“走出去”管理服务、预约定价管理服务、非居民管理服务、协定管理服务4个模块组建20人次的“税之家·专家团”。同时,与普华永道、德勤等跨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长期合作,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国际税收服务。

(二)特色化纳税辅导。开展“税之家·云辅导”,通过线上视频连线、线下集中研讨等方式,常态化开设跨境企业辅导课程,截至2024年10月,已开设20期课程,辅导纳税人1500余户次。开设“税之家·工作室”,通过微信群全天候接收诉求服务,设置“在线预约—视频交流—线上办理”流程,实现疑难问题“问办一体”。组建的“首席政策官”团队,选派懂业务、重服务、善沟通的税收业务专家,将政策宣传、办税辅导、涉税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融入到“首席政策官”日常工作中,推出“精准画像+云端送策+套餐服务”的全周期税费服务模式,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政策培训活动,为辖区涉外企业提供精准性、个性化、管家式服务。

(三)多元化办理业务。坚持多元办理原则,实现风险事项预先提醒、重点事项特别办理、个性事项定制化解。如针对对外付汇等频发、易发、争议多的风险事项开展预先提示,根据公司财务信息提取疑点,提示其可能涉及的风险。根据纳税人提报的合同及协议,集合专家团队进行研判,给予纳税人专业化解答,截至目前已有30余户次纳税人提请进行涉税事项研判。

(四)数据化管理运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与外部门交换信息提取风险疑点,制作提示说明手册。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型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管理,综合分析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量身定制包括投资国别指南、税收协定、“走出去”指引、个性化服务记录、风险提示等内容的国际税收“服务包”。截至2024年10月,通过与外汇管理部门进行信息交互,累计共享企业跨境支付信息9500余条,更好地助力企业涉税申报规范化。

二、跨境经营企业普遍面临三类问题

近年来,企业跨境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综合性、特殊性涉税问题数量增加,对跨语种、跨行业、跨税种的服务需求增多。同时,随着高新区招商引资范围不断扩大,新引进的跨境经营企业数量呈上升态势,跨区咨询、跨市咨询的情况也日益增多。截至目前,辖区共有49家“走出去”跨境经营企业,在境外投资116家子公司,在全市占比52%,业务量占比70%;共有“引进来”外商投资企业630余户,年度非居民税收收入约占全市50%。

辖区非居民企业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根据今年上半年税收协定管理台账,共有11户企业享受税收协定优惠156项,享受协定优惠1616.04万元,涉及爱尔兰、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

企业在“走出去”“引进来”时普遍存在税收协定待遇、境外所得抵免、跨境间接转让财产等涉税事项,在跨境业务管理、预约定价、非居民涉税政策等服务方面具有较大需求。常见的涉税咨询可归集为以下三类:

(一)政策咨询类。从企业咨询来看,由于跨境业务较为复杂,企业对各类涉及跨境经营的税收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是否涉税或者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等,大多需要向税务部门咨询。例如,某医疗器材公司咨询,在对外付汇业务中,因运输货物发生了大量运输费用。该公司与境外货物代理非居民企业签订货物运输合同,进行货物的运输并支付相关运输费用,境外货代公司负责联系航空公司及海运公司运输货物并转付运输费用,其中涉及对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主体如何精准判断的问题。

(二)业务指导类。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有的涉税业务相对比较复杂,对于如何适用政策需要咨询税务部门。例如,某公司的境外间接投资方进行股权转让,涉及股权架构多、数额大,企业对其中涉税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向税务部门寻求业务指导帮助。

(三)流程操作类。企业在外国小型企业认证申请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具体流程和细节掌握不够精准。例如,上海某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为境外某国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境外公司打算用外币支付设计费,咨询汇率如何确定的问题。

三、完善“税路通·税之家”服务的建议

对标对表国家税务总局“税路通”服务品牌工作要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税路通·税之家”品牌跨境税收服务水平。

(一)健全工作机制。建强“税路通•税之家”连线中心,以实体化“税之家”为载体,持续完善具备可视化交流、录音录像等功能的连线中心,推动实现“线上沟通+业务办理”。完善“税路通•税之家”工作制度,在前期试行的基础上,成立专项工作组,定期邀请总局、省局、市局国际税收业务专家开展实地指导、参观交流、答疑解惑,着力打造高品质跨境税收服务新模式。

(二)建强专家队伍。加大自主培养力度,挑选外语基础较好的年轻干部,采取以老带新、以干带训方式参与“税路通•税之家”活动。同时,借助外力丰富人才队伍,积极与上级对接协调,邀请更多省局、市局专家加入团队;定期邀请具有国际经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人才,就典型涉税案例及政策适用开展情景研讨,针对税会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互相学习借鉴,提升应用能力。

(三)提升服务精度。详细统计对外支付企业、享受协定待遇企业、关联申报企业、有转让定价考量企业等名单,精准落实有关政策,提升对涉外企业的精细管理水平。通过政策宣讲、提供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建立海外税收案例库、解答跨境纳税人缴费人常见问题等专业服务,实现跨境税收服务产品“一站式”供应,满足跨境纳税人进入新的投资经营环境时应知的需求。

(四)强化风险防控。厚植“以数治税”理念,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提升税费服务和风险管理水平。建设全流程、自动化的在线智能咨询系统,精准推送优惠政策、风险提示等信息。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内控机制,重点加强企业所得税相关指标模型建设,充分发挥“一户式”管理机制作用。强化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动态监管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开展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风险疑点扫描,根据风险等级开展差异化风险应对。

(五)优化信息共享。发挥跨境税收服务联盟作用,与自由贸易区、综合保税区加强合作,推动服务清单落地落实。探索与市场监管、银行、海关、外汇、公安等部门在企业资金账户、股权交易、境外投资、经济合作、出入境、非居民承包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为跟踪跨境税源提供必要信息,提升管理服务的协同性和预先性。

编辑: 訾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