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人才山东网公布第三届全省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通过推荐申报、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济南高新区:打造赋能发展新生态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荣获2019年度全省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奖,为全市唯一入选区县。这是继2019年9月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后,济南高新区人才工作获得的又一殊荣。
2019年以来,济南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战略目标,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奋力领跑,聚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赋能生态。人才工作经验做法获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连续两年作为全市唯一区县成功培育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专家,继续获评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新获批侨梦苑“国际人才港”等人才工作金字招牌。
本次获奖案例聚焦赋能发展,从产业向上升级,资源向下沉聚;战略向上升级,人才向高汇聚;服务向上升级,生态向优转化三个层次总结了济南高新区的经验做法。以下为案例全文:
济南高新区:打造赋能发展新生态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在省、市各级人才工作部门指导下,济南高新区围绕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战略目标,以“三大升级”打造赋能型人才发展生态,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集聚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市级以上人才3000余人,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等10余块国家级引才引智金字招牌,连续多年获评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9年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
一、产业向上升级,资源向下沉聚,新旧动能转换再添薪火
人才有价评估平台上线仪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济南高新区以人才有价为突破,实现传统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产业蝶变升级。一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探索人才和技术资本化评估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可作价、成果转化能估价、人才团队有身价”写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源发高新的“人力资本服务业”新增写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二是四大首创引领产业蓝海。上线全国首个人才身价评估平台,打造全国首个以个人身价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模式,建设首家人力资本产业园,构建首个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高新区民营企业家代表耿哲已凭借团队身价获得无抵押融资3000万,人力资本“济南高新模式”成为破解融资难题、助力双招双引的有益实践。三是构建多维产业生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搭建产业生态“四梁八柱”。制定首个人力资本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四不像”事业单位,设立5亿元专项发展资金,构建“人才大数据”等十大主题业态。平台已与济南市政府等2家政府机构、与齐鲁工业大学等3家高等院校、与浦发银行等17家金融保险机构签约,力争形成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全球人力资本产业高地。
顶尖人才落地济南高新区
济南高新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优势,推进战略升级,加速吸引优质人才资源要素集聚。一是多维聚力助推双招双引。出台助力创新创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若干政策;先后举办外国院士专家济南行等10余场招才引智活动,邀请百位专家团精准对接、把脉问诊;积极参与省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双招双引活动,评测身价团队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助力人才项目落地发展,已落地及计划落地项目20余个。二是引育结合延揽高端人才。加速济南院士谷、百人专家智库建设,赵国屏、吴祖泽等顶尖院士专家齐聚高新。面向全球开展身价团队招募活动,已对接高端人才项目53个,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三是多方协同提升人才供给。作为济南市唯一项目获批山东省优质人力资本服务基地,新增万博科技、神思电子等3家企业入选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山东大学联合共创“领悟学堂”,夯实人才支撑。
三、服务向上升级,生态向优转化,高质量发展再添助力
凡申报必辅导 凡新政必解读
率先实施24小时360度人才服务,以智慧化、信息化为抓手,以“零跑腿”为导向,打造人才服务最优生态。一是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无介质档案袋二维码管理,在全市率先开展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实现流动人员档案业务“零跑腿”,目前已完成1.5万卷档案数字化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职称申报评审无纸化操作,2019年受理职称申报8500余人。二是精准化服务迭代升级。率先推出“延时服务”和“5+2行动计划”,工作日“业务办不完,窗口不打烊”;周末“人才有需求,窗口必服务”。坚持凡申报必辅导、凡新政必解读,创新推出《人才服务热点100问》,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三是生态化留人创新突破。新增四百余套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启动全学段招生,国际医院项目加快推进,配套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营造惜才爱才、放心创业大环境,实现生态留人深刻转变。
编辑: 张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