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算力支撑 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抢抓工期压茬推进
发布日期: 2025-04-02 09:38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是AI智能体元年,这预示着AI应用将迎来爆发期。3月19日,浪潮云在北京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目标年内实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突破1000个,并明确“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新定位。浪潮云打造的海若大模型是山东省首个获得备案的大模型产品,基于海若大模型的智能体正在快速打开应用空间。

当前,浪潮云正从“分布式云服务提供商”向“分布式智能云运营商”全面转型。记者采访获悉,为给人工智能业务提供足够的算力支撑,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正抢抓春季施工建设“黄金期”,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日竣工投产。

从开工到主体封顶仅用125天

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位于济南高新区章锦片区,是浪潮贯彻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数字强省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也是积极响应济南市委、市政府加快数字济南建设,服务数字先锋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

项目涵盖4栋数据中心楼、4栋动力中心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的核心建筑为浪潮海若大模型工厂,即将向外界揭开面纱。项目二期新建3栋数据中心、3栋动力中心、1栋110KV变电站及相关配套用房,现已全面封顶。

“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引入BIM技术搭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提前铺排人、材、机,依据进度动态调整,保障施工流程顺畅。”浪潮云项目经理王国庆介绍,二期项目从开工到主体封顶仅用时125天,比标准工期提前58天,施工效率提高3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项目正处于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整体计划9月份实现土建工程竣工,2026年投入使用。

成为提供算力的“定海神针”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表示,人工智能行业正在从生成式AI走向智能体,从预训练走向推理,从信息智能走向生物智能。面对庞大需求,产业链企业都在抢抓主动权,手握海若大模型的浪潮云更是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就是为该公司云计算、大模型等业务提供算力的“定海神针”。

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二期建设现场,浪潮云副总经理李保政告诉记者,2023年,浪潮云启动海若大模型的研发;2023年12月,海若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正式上线开放服务;2024年10月以来,基于海若大模型的智能体正在成为公司的业绩增长点。

顺应浪潮云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主要部署海若大模型工厂,通过引入绿色节能技术,实现PUE(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指标)小于1.2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前不久,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成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审,荣获A级数据中心认证,标志着该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国家最新、最高标准的机房等级要求。

多维度赋能本地产业生态

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够提供稳定的算力云服务。数据中心强大的算力不仅支撑浪潮云自身的业务增长,对济南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济南建设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在算力方面,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后,能为省直部门、济南市提供稳定的算力服务,为济南本地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保障,满足新一代信息产业对算力的高要求。

在产业生态方面,浪潮云通过“云舟联盟”聚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形成“技术链整合、资源链共享、生态链共建”的协同模式。例如,联合云深处等生态伙伴发布安全巡检机器狗等智能体产品,通过融合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对各类巡检场景的全面覆盖和高效监测。这种“生态即服务”的模式,正在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推动智能技术从单点创新向全链跃迁。在海若大模型的加持下,济南12345热线工单处理效率实现大幅度提升。

未来,以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为核心,浪潮云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吸引更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以及创新型企业汇聚济南,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