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润岁月城焕新 从杨家河看济南高新东区城市变迁
发布日期: 2025-04-11 10:25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在济南高新东区,春晖路及杨家河一体化综合提升工程如一把神奇的“城市拉链”,将记忆中的乡愁与城市未来的想象缝合在这条即将建成的生态走廊上。70岁的孙村小区居民张德顺每天都会骑着电动车沿着施工围挡转上几圈,看着工人们在河道里加紧施工,感受杨家河每天发生的新变化。

杨家河历经岁月变迁,见证着城市的发展。2024年,济南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征程,高新东区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阵地,随着春晖路及杨家河一体化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它正蝶变为高新东区最灵动的生态动脉,“公园里的科技城市”正从蓝图化为现实。

记忆:从土沟到景观河

张德顺骑着电动车经过高新东区新铺的沥青路,恍惚又看见几十年前那个赤脚少年奔跑在乡间小路上。那时的杨家河还是条土沟,每逢雨季就化身小河成为孩童们嬉戏玩耍的好地方,夏天大家在水里扎猛子、摸河蚌,成为那个年代孩童们的游乐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孙村人,我亲眼瞧着杨家河从一条土沟变成了景观河。”张德顺回忆道,“2005年彩虹湖修建并对杨家河进行改造,将彩虹湖中的水引进杨家河,并对沿河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

杨家河改造对当时周边村民来说是期盼已久的转机,大家盼望着这条河的华丽蝶变。2010年前后,随着高新区“东拓”战略纵深推进,杨家河迎来系统性改造——淤塞的河床被清淤疏浚,杂乱的滩涂变为亲水景观带,河道两侧同步铺设绿道慢行系统。同年,张德顺所在的村庄进行了搬迁,在杨家河边特别保留了一棵老槐树和一座古庙。如今,老槐树和古庙依然屹立于杨家河河畔,成为村里人的精神坐标。

“随着周边的发展,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富足,杨家河也成为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张德顺说,“一转眼我们老了,而这条承载回忆的河却越发焕然了生机。”

近年来,杨家河历经城市化发展的洗礼,沉淀出岁月的痕迹,为了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为周边居民服务,这条河流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提升改造。

见证:河影中记载城市变迁

杨家河的变迁,不仅见证了孙村片区的崛起,更折射出济南高新区发展的速度。

2005年,当时的孙村镇划归济南高新区代管后,片区城镇化步伐加快,经过对散落分布的小村庄进行旧村改造安置,新区里集中起了大片土地,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依托高新区政策优势与产业辐射,孙村镇逐步从传统农业镇向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也成为高新区乃至济南市先进制造业的基地。

2016年,济南提出了“一主两副五次”的未来城市发展框架和结构,高新东区被定位为城市次中心。河水倒映着玻璃幕墙的流云幻影,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发展裂变。

2024年,济南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高新东区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标志着“以产促城、以城兴产”进入新阶段,彩虹湖城市更新项目在此目标指导下,开展了春晖路及杨家河一体化综合提升工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高新东区以惊人的速度变化发展,随着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推进,杨家河畔正在上演着现实版“未来简史”。

期盼:生态蝶变中焕新高新东区

而今的杨家河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脱胎换骨。站在河岸远眺,项目施工人员奋斗正酣,只为项目早日完工。

“根据计划,春晖路及杨家河一体化综合提升工程(一期)预计6月底全面建成并达到开放条件。”济高置业彩虹湖片区项目部负责人董传海介绍,“目前一期河道工程已治理完成,西岸景观、东岸城市看台区域及景观桥施工完成,1、2号建筑幕墙全部施工完成,建筑周边景观正在收尾;3号、4号建筑主体钢结构安装接近尾声。”

春晖路及杨家河一体化综合提升项目学习对标先进公园城市理念,通过建设部分商业配套建筑,植入文化、餐饮、运动、休闲、娱乐、购物等业态,人们可以在游览过程中驻足停留,打造公园里的消费场景。通过系统性提升高新东区生态品质,为未来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董传海表示,未来高新东区将打造以“围子山-杨家河-巨野河-南部山水生态区-东部山水生态区"为核心的山水公园底盘,一座“公园里的科技城市”将成为现实。

张德顺看着正在改造提升的杨家河,心中感慨万千。这条河承载着老居民的乡土记忆,记录着建设者的创业激情,更倒映着济南高新区快速发展的步伐。展望未来,期待杨家河的华丽变身,更期待高新东区这座“公园里的科技城市”带来惊喜。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