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2024丨给三次创业路上的每一个劳动者点赞
发布日期: 2025-01-17 09:41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2024年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也是高新区工会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一载时光,既是发展的刻度,又是奋进的标尺。

这一年,高新区总工会在市总工会具体指导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按照“1283”的工会工作思路,即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原则,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这两项主责主业,实施思想引领、技能竞赛等八项任务,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三项改革,以“实干指数”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收获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铸魂——唱响高新职工“同心向党”主旋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发挥工会宣讲团作用,做好“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23场。开展群众性主题文体活动,举办第六届职工运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职工合唱比赛和“彩虹湖杯”迎新年健康跑活动,以“三次创业”为主题创作情景诗剧《奔向未来》,引导职工弘扬主旋律,掀起一波又一波奋斗热潮。

担当——在服务大局中展现工会作为。立足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全年组织劳动竞赛项目65项,参与职工1.6万人次。组织高新区“一匠五创”创新创优竞赛,培育全员创新企业1家、高新工匠3名、创新能手7名、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个、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4项,充分激发职工岗位建功的内生动力。推荐申报省、市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等奖项44个,产业一线占比96%以上。承办省级、市级多项赛事,实现大赛承办零的突破。斩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4个,个人、集体一等奖12个,我区推荐的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在全省全员创新竞赛中获企业赛道第一名,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赋能——引领广大职工当主力建新功。持续强化和创新职工队伍党建工作,今年新发展产业工人党员95名,占发展党员计划的19.39%。持续开展“求学圆梦行动”,今年已补助1000名一线职工参加网上学历继续教育。发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作用,实施订单培养5581人。充分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指导齐鲁制药、临工重机等企业建立企业自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以“总部+分院+实训基地”的架构,建设高新特色的工匠学院,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总量、质量均居全市第一。

和谐——撑起职工维权“保护伞”。实现法律服务常态化,设立10家法律监督站,调解农民工纠纷620件,挽回经济损失966万元,工会法律援助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全市十佳,《守护“薪安”》宣传片作为全市唯一获全国总工会展播。全区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5%,签订工资集体合同160份,覆盖企业160家,惠及职工2.4万人。开通“数字大篷车”幸福企业专车,提高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效能,在全市率先举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招聘会,提供岗位2万余个。

关爱——让“娘家人”的温暖常伴职工身边。拓宽企业民主管理渠道,在全区基层工会中搭建“工事共办”议事厅24个,为职工解决50余件“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新就业形态群体面临的法律困境,实施“骑士守护计划”,律师介入处理纠纷,同时为全区1.9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互助互济权益保障。持续帮扶特困职工,走访慰问劳模、困难职工、户外劳动者及新就业群体1458人,大力提高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固本——扩大工会“朋友圈”。聚焦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弗迪电池、比亚迪半导体等重点企业建会工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不断壮大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超过3000人,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构建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工会服务,争取上级资金240.5万元,建成工会驿站、妈妈小屋30个,开展特色活动79场,惠及户外劳动者群体1.2万余人,让职工队伍建得好、稳得住。

永远向上的“工”力量,为高新区“三次创业”增添了底气和韧性。2025年,高新区总工会将切实担负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与广大职工携手前行,鼓足干劲、乘势而上,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贡献工会力量。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