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发展“新”领航丨迪亚科技产业园:推行“工业社区”服务新模式 开启园区治理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4-08-23 14:56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开栏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结合基层党建“强引领·促发展”专项行动有关工作部署,现策划推出“赋能发展‘新’领航”“基层治理‘新’活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基层党建工作系列宣传专栏,集中展现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各领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先锋风采,致敬榜样典型,激励比学赶超,着力凝聚“三次创业”的奋进力量!

工业园区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解决园区内人员流动性大、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如何实现党建引领“一栋楼”到共治“一片园”,实现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高新区迪亚科技产业园正在探索答案。

迪亚科技产业园孵化器基地位于济南高新区中心区,加速器基地位于济南高新东区,产业园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规划建设“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载体60万平方米,吸引孵化企业200余家,入驻率达到80%,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今年以来,迪亚科技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积极探索“党组织统筹、社区化治理、集成化服务”的“工业社区”治理新模式,以党建“温度”带动治理“力度”、助燃发展“热度”,产业园区经济向好态势强劲。

严密组织架构

把准企业政治航向

“产业园区建设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迪亚科技产业园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组织架构更加健全,各级目标更加明确,“工业社区”协同向上力量更加凝聚。

工业社区党委择优选派6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为产业园内企业党组织提供党建工作指导,对园内企业常态化走访摸排,动态梳理企业台账,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目前已成立企业党组织10余家,涵盖党员200余名、积极分子30余名;结合产业园区位特点、楼宇分布、企业类型等情况,设立3个楼宇联合党委,辐射产业园内楼宇18座、串联企业240余家,有效促进楼内企业上下联通、楼间企业左右协同。整体构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党委顶层谋划,迪亚科技产业园社区党委统筹协调,3个楼宇联合党委具体推进,N个企业党组织落地执行的“1+1+3+N”四级联动、上下贯通的组织管理架构。

强化基础保障

集聚服务治理合力

单纯靠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已不够有力,产业园内公共服务保障跟不上,企业也会望而却步。产业园社区党委积极“搭桥牵线”,努力建设“有制度、有阵地、有人员”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产业园区“硬实力”。

建立议事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依托工业社区党委建立议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议事联席会议,畅通议事渠道,拓展议事范围,民主商议园区发展、企业和职工需求等事项,做到诉求“一站式”解决受理。截至目前,已收集服务事项30余条,组织召开议事会议4次,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120余项。企业、职工多方的需求得到关注和回应,主动成为产业园区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打造共享阵地,优化配套保障。综合考虑职工特征、服务范围、功能特色等因素,在产业园区相对中心的楼宇建设1处党群服务中心,划分党群服务区、议事协调区、招商会客厅等区域,整合党群和社会服务等各类资源,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将服务办到“家门口”;在重点楼宇设置共享会议室、接待室、培训室等N处服务微阵地,为企业提供活动阵地和交流学习场所;同时根据职工生活需求,配套建设餐厅、休闲活动中心、残障人士车位等生活所需场地,工作环境越来越舒心、暖心。

配齐人员力量,强化队伍保障。从国家级创业导师、企业管理领域专家等高技能人才中,择优选配55人,组建专职企业创业服务团队,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服务,目前孵化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240余家;联合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热心职工等成立50余人“红心志愿服务队”,开展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服务企业职工2000余人。

打造赋能平台

激发园区发展动能

迪亚科技产业园社区党委紧紧围绕“服务 合作 共赢”的发展理念,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连接企业为关键,打造开放包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赋能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党建共建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促的原则,组织产业园区内外企业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专题讲座、座谈会等活动40余场,分享党建工作经验、企业管理心得,拓宽企业发展思路。同时推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建共建,实现链上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虽然在一个园区里,原来谁也不认识谁,现在党组织当‘月老’,给我们牵‘红线’,共享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资源,可是给我们省了很大劲。”济南康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鹏说。

打造社企联动平台,凝聚治理合力。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送服务进企业”活动,提供政策、法律、财税、投资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资源有效统筹、项目有效落地。联合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举办10余次联席会议,为企业解决转税、落地、办公经营场所等问题;加强银企对接,引进广发银行、齐鲁银行、中国银行和济南科技创投等金融机构为10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提供风险投资服务,股权投资、股权质押融资服务,设立3000万元孵化基金,帮助企业解决孵化资金需求,破解发展瓶颈。深耕园区多年的济南良福精合医药公司是受惠企业之一,谈及这些年迪亚产业园对公司的支持,公司创始人何先生竖起大拇指,“创业初期便得到及时的贷款支持,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打造企业科技、人才培育平台,赋能企业发展。聚焦产业园区内主导产业和主营业务,邀请相关业务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进行技术对接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已累计开展培训30余次,研发各类科技项目1028项,申报知识产权1295项;通过对外高薪引进、对内高水平培训等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90余人,同时搭建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提供项目路演、政策解读等服务10余次,切实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截至目前,产业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9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齐鲁股权科技版挂牌企业4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1家,载体内企业产值57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一连串数字的背后,证明迪亚科技产业园“工业社区”初步探索已经取得实效。面向未来,迪亚科技产业园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促发展、强治理,践行符合时代特征和园区特色的新理念新路径,赋能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