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济南高新区一座“航空新城”正蓄势崛起
发布日期: 2024-03-15 09:28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编者按:

2月23日,济南高新区召开2024年工作动员大会,会议指出,全区上下要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立足全市“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定位,推进“中、东、北”三区协同发展,奋力开启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新征程,全力推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济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济南高新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从春天出发”园区行系列报道,走进济南高新区各园区,了解新一年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看各园区逐梦前行,踏上“三次创业”新征程。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济南首条接入遥墙国际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济南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施工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来到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一个个大项目如同一粒粒“金种子”,追赶着春的步伐播撒在高质量发展的“土地”上。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配套设施提质提量、产城融合加速发展……紧跟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步伐,临空经济区也迎来了园区“三次创业”的黄金期,这座“机场小镇”正华丽蜕变,一座“航空新城”正在冉冉升起。

综保+口岸

平台联动推进发展

从一片空地起步,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如今已成为一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产业集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其中离不开济南高新区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前瞻的规划布局,让这片空地逐渐展现出无限的可能与生机。

企业为何纷至沓来?其背后离不开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深厚发展潜力、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包容开放的营商环境。

铁路、航空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带来的发展红利便是:开放能级提档升级和产业生态创新活跃。小清河复航、济南港升级、正在实施中的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和地铁三号线二期工程给临空经济区带来多重发展机遇。临空经济区积极推动“空、铁、公、水”四港联动,让更多尖端企业选择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

四港联动为临空经济区带来“新动脉”,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济南高新区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近年来,济南将综保区特有保税功能与本地产业结合,瞄准激光器全球维修业务,成立激光产业全球保税维修中心,打造“出口在全球,维修在济南”的业务模式。相比在海外设立维修点或者不依托综保区开展维修业务,保税维修在企业成本、通关时效便利性、产品技术保密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为激光企业解决海外售后问题,打造保税维修新生态,形成济南高新区激光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也正是在临空经济区区位优势与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驻扎在济南高新区,从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济南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

济南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综合管理部部长张源表示,要加强临空经济区与综合保税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临空经济区与综合保税区“片区联动、区港联动、共建共享”道路,实现融合“内网+外网”产业资源,打通界线,发挥各自优势,助力片区企业发展。

配套+服务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如同手臂外形的机器人正进行为期48小时到72小时不等的疲劳测试;定制化智能生产线正有序组装;团队研发人员正激烈讨论着研发方案的修改……来到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感和智能化扑面而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企业,翼菲科技的成长带有典型的“临空区印记”:独辟蹊径选择赛道,掌握核心独门绝技,园区打造发展生态进行呵护支持,最终园区与企业合力,催生“小巨人”。

2012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赛返乡创业,与两个伙伴在济南高新区创办翼菲科技,致力于轻量级工业机器人研发。十多年来,翼菲科技坚持自主创新,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

“这些设备看起来高大上,但它们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济南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介绍,“很多知名企业直接或间接使用了我们生产的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应用于轻工业产品的分拣、搬运、整理等环节。”

当记者问到企业选择落户临空经济区原因时,张旭直言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生态与园区服务。“临空经济区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土壤,还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落户临空经济区,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交通优势为企业招引海外客户提供了便利。”

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服务,让入驻企业能够在产业园区享受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各项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布局助力企业发展……在配套与服务的双重支持下,福士汽车、博马科技、比亚迪、太古、翔宇、宏石激光、翼菲科技、美核电气等一系列世界500强与行业领军企业驻扎于此,行业龙头企业的集聚也进一步推动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快速发展。

产业+城市

蓄力打造“航空新城”

伴随着园区新一轮办公场所的变化,临空经济区以此也开启了园区“三次创业”的步伐。

临空经济区发展中心主任孟林告诉记者,2016年到2018年是园区第一次创业,也是园区机制与规划探索的时期;2018年到2023年,是园区的第二次创业,产业布局形成,实现了园区从0到1的跨越发展;2024年开启园区的第三次创业,打造现代化航空城是目标与方向。”

谈及园区的办公场所为什么要搬迁,孟林只用了一句话回答:“企业到哪我们就到哪。”

记者发现,在临空经济区新的办公场所不远处便是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的临空生态再生水厂,该项目于2023年11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接入处理片区电子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为园区有污水处理需求企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必要条件。

“整个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两年,为及时解决园区的排污问题,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建设,达到了排水的标准。临空生态再生水厂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园区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业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整个园区招商具有重要的意义。”济南临空国际生态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森介绍,“截至目前,我们整体处理水量已经达到了360万吨,去年在全市再生水厂的综合水质排放排名中我们获得了第一。”

未来,济南高新区这座“航空新城”,如何“飞得更高”?

“先筑城,再融城”是“航空新城”建设的思路,完善升级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是“破题之举”,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正是在这样的使命下诞生。

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总投资98.99亿元,包括中欧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新型智慧基础设施、青年人才公寓(专家楼)、小镇迎客厅、综合污水处理厂(一期)、航天大道综合管廊工程、水生态涵养修复、医院项目等14项内容。

新航大街、稼轩路、运通大街部分路段已通车,及时保障弗迪电池等重点企业、项目的运输车辆出行及员工通勤;人才公寓、专家楼项目即将实现全部主体封顶,满足企业人员居住需求;中欧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已开工建设……

在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步伐下,人、产、城携手,一座“航空新城”正蓄势而起、振翅腾飞。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