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发展论坛在济南高新区召开。本次论坛以“数智赋能 产教共兴”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高校、机构、企业及专家学者近200人,共同探讨联合体“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路径,探索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济南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成为智造济南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强省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希望联合体进一步扎实开展产教融合,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持续加强校地合作,促进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完善人才扶持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处长郑坚指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发挥产业园区、政府的统筹作用,推动园区企业和相关院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以此提升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精准度。此次论坛,围绕联合体体制机制建设、人才供需对接等问题总结经验、谋划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今后联合体在机制、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持续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水平。
联合体执行理事长、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从联合体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性成效、存在不足以及下一步打算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联合体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主要任务中的一翼,也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展望未来,联合体将更加紧密对接行业进步、产业转型与区域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多主体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与各成员单位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创新高地。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松汇报了2024年联合体秘书处工作。下一步,秘书处将围绕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及联合体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园区通—数智化人才供需平台的运营优化,为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新征程贡献人才动力,为联合体高质量发展及区域经济提升注入澎湃动能。
会议现场发布了园区通——数智化人才供需平台、联合体科技创新供需平台、联合体《需求清单》等系列工作成果;成立了联合体专委会,覆盖专家咨询、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紧密推动联合体实体化运营,为联合体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成立山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体工匠学院,探索多层次的“校政企”协同培养机制,优化区域产业高技能人才供给。
项目签约环节,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与高途教育科技集团、齐鲁银行、山东新大陆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招才引智服务,深化产教科深融互促。此外,联合体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中心,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等国的交流机构及学校进行签约合作,不断加强国家间教育领域互联互通。
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新兴技术与职业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王庆林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新质人才培养”进行了剖析和精彩演讲,深入阐述了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次论坛为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构建了“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新生态。展望未来,联合体将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有力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贡献力量,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论坛由济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王纮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陈志浩;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李成学;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贾文涛;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高鹏霄以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论坛。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