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人深度融合,济南高新区“四高”建设成色足
发布日期: 2023-07-20 10:13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土地要素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高新区累计完成土地供应18537亩,供地面积总量领跑全市,其中机场工程单宗供地面积创全省纪录。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省工信厅公示第三批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显示,济南高新区60家企业、70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全市占比76.1%、全省占比36.6%,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开发区首位。

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坚持拼经济、促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多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投资指标稳增长、工业和贸易业回稳基础以及外资外贸等方面展现出蓬勃活力。高新区产、城、人深度融合,正奋力书写“以产聚人”“以人促产”“以城留人”“以人兴城”大文章。

人:“强磁场”引各类人才“聚在高新”

通过辛勤打拼,从事网店经营的年轻人刘凯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他谋划着把业务拓展到线下。在高新区舜华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刘凯把经营范围“一键切换”,为他颁发了全市首张电商转实体营业执照。业务办理的简单便捷,让刘凯收获了发展路上的“小确幸”。

产城人融合发展关键在人才。济南高新区这个引才留才的“强磁场”,正吸引各类人才快速集聚。

6月份,泉城城市盛会“海右人才节”期间,济南高新区的活动相当亮眼,一系列关系人才创业、发展、安居的活动密集提出。熟悉高新区的人都知道,相关活动在这里是常态化的。近段时间,济南高新区与山东大学之间的往来也相当密集。6月21日,山东大学硕博研究生实习实践活动在高新区启动。一周后的6月28日,“济南高新区携手山东工研院走进山东大学推介活动”走进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不只看重高层次人才,不只盯着高校优秀学子,济南高新区把各类人才放在心坎上。新一代年轻人生活条件改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重视家庭、生活和情感,高新区就依托工青妇等部门,常态性组织青年交友联谊、思想沙龙、青年共创节等活动。2022年仅汉峪金谷就举办了50多场相关活动。6月下旬,全市首个“涉外服务专区”在高新区启用,涉外人才办业务有了专区。

高新区科创资源丰富,有才就有“舞台”。多家“中科系”院所项目先后落地,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端载体平台支撑强劲,全区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7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3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87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60%,高新区这两类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占全市比重均超过1/3、居全省开发区首位。

高新区人才支撑有力,归属感让他乡变成故乡。这里集聚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110余家,荣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10余块国家级人才金字招牌,人才总量突破36.6万人。

业:以产兴城,扛起省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山东深蓝智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成立仅半年,高新区“高企培育平台”数据显示,该企业申请了11项发明专利、登记了11项软件著作权。深蓝智谱的科技属性和成长性较强的特点很快引起高新区发改科经部的注意,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和企业联系,对企业跟进培育,讲解高新技术企业各项惠企政策,该企业于2021年成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年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近日,科技部发文,济南高新区“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系统”的创新举措成功入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2年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这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一个入选的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标志着高新区高企培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目前,济南高新区企业数量达到8.5万家,占全市13.53%,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市38%,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全市34%,省级瞪羚企业占全市37%,独角兽企业占全市67%,上述企业数量均居全市第1位。作为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区,新技术孕育了新业态、新业态催生了新产业。目前,全区“四新”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9%,分别高于全省、全市10个、4个百分点。

高新区资本市场活跃,现有上市企业22家、占全市38%,数量居全省各区县首位。集聚省级以上总部金融机构49家,地方金融组织276家;中基协备案私募基金管理机构81家、基金302支、规模485.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8.9%、42.5%、41.5%,近三年新增直接融资额3327.5亿元、年均增长23.8%。

不久前,济南市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成绩公布,济南高新区“项目建设”在全市五项重点工作单项考核中荣获一等奖。2023年,济南高新区共有省、市重点项目71个(不含市政类项目),累计总投资约2152.8亿元,配备项目管家11名、园区服务专员21个。各相关部门正全力推动机场二期、弗迪动力电池、国际贸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扛起“投资大区”担当。

城:城市环境、人文景观“美在高新”

7月11日清晨,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的泉城书房内,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近20人分散在各处桌椅前读书、学习,书房内落针可闻。凭借社保卡,周边居民可以免费到这里读书、休闲,还可以把书借回家阅读。

日前,济南高新区《关于落实全区二孩、三孩育儿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出台,明确补贴资金由社保部门统一代发至子女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节省通过银行转账的时差,提高补贴发放效率;避免居民填报账号不准确导致补贴发放错误,保障补贴发放的准确性。高新区也成为全市首个由社保代发育儿补贴的区县。

银泰百货旗下买手店JIHOOD集货签约入驻CCPARK济高云泉中心。在CCPARK济高云泉中心,上海华联超市、潮园乳鸽皇、新润体育公园等主力店均已进场装修,现场装修施工井然有序。该项目预计2023年9月开业,届时,一座集聚“年轻力”的大型商业中心将在高新区繁华的商务载体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如今的济南高新区,除了高频率因为产业“出圈”“出彩”,围绕职工成长、业余生活、子女成长等领域,高新区正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服务。

当前,国家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及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五大国家级战略,赋予了济南高新区独一无二的发展势能。高新区正发挥“五区叠加”优势,在28平方公里的中心区,依托7万余家企业、700余家金融机构、200余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30余家众创空间、孵化器,高标准打造中央科创区;在114.8平方公里的高新东区(含章锦),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良的生活配套,高品质规划建设彩虹湖科学片区;在148平方公里的高新北区,依托“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高水平建设临空经济区。

这里拥有全市首所国际化学校,区内学校家长满意度达标率连续四年保持100%;获批省、市两级家庭托育试点区,建成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和高新东区医院,市中医院东院区、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加快建设,稳稳托起“幸福民生”。很多人说,选择济南高新区,就是选择了国际化便利化的工作环境、就是选择了高端化品质化的生活环境。

从默默无闻一家小电商,刘凯逐渐把自己的业务做大,手握客户资源的他,收入也不断提升。工作、生活在高新区,他最大的感受是:未来可期。这,也是高新区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力源泉。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