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按照济南市委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济高东信公司7个在建工程13个标段实施封闭运行,公司紧急通知,号召各项目负责人进入封闭工地督导抗疫。第一时间,公司7名党员同志就完成报名工作,自此,掀起了济高东信公司党员和群众积极战疫、志愿服务的热潮。
危机面前不讲条件,红旗号召使命必达。他们中,有的战士总爱吃冷面,有的战士是表格达人,有的战士总被“惦记”,有的战士善在黑夜中“出击”,还有的战士睡觉也很帅气...
5个真实记录,5种战疫“现场”,一起去看他们的故事。
记录人:总吃“冷面”的孙彬
4月20日 天气晴
早上7点准备好各工种名单、消杀了会议室后,我到项目唯一出入口接艾克韦检测人员。因项目完全封闭管理,每天除核酸检测人员、物资运输人员和材料运输人员进入项目外,所有人不得进出工地项目。艾克韦检测人员做好登记后,7点30分来到会议室,准备工地开启新一轮核酸检测工作。
项目封闭期间,为不耽误施工人员工作,都是一大早做完核酸后再开工。今天是中铁建工张明负责扫码登记,我负责发标贴,监理李崇刚负责录入信息,杨帅和王吉云负责维持秩序。经过多天的核酸检测,我们形成了较好的操作默契,整个核酸检测过程中,既快速又高效。8点30分封箱收工,合计333人,王宁负责将会议室消杀,我把艾克韦检测人员送出项目。
9点整,我刚泡上方便面,还没来得吃。接到安全总监的电话:“孙工,我们这一个木工,举模板的时候脱臼了,怎么办啊?是不是得上医院啊?”
“在哪里,我马上过去!”“公寓楼这里。”
挂断电话,我三步并做两步跑到现场。木工小袁瘫坐在地上,右手扶着左胳膊,疼的说不出话。我跟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商量后,决定向公司和集团请示,尽快将小袁送医院就医。
我们短时间内跟公司分管项目防疫的领导说明了情况,领导安排我写好就医申请,请示了集团、建管部门和办事处后,同意我们把小袁就近送医。我给济钢医院打电话,说明情况并提供近期核酸证明后,施工单位“点对点”将小袁送到济钢医院,先做核酸,等待就医。
此时已经1点了,我的泡面变“冷面”,早饭也当中午饭刚吃完,就开始准备1点半的临时党小组会议。1点30分,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农民工7名党员,组成临时党小组,对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分析,对项目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分工,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纷纷表示将按照分工做好落实。
4点30分,“点对点”就医的小袁回到项目,我跟施工单位张明等和监理单位李崇刚同志,到达项目施工现场,对项目个别没有戴口罩的工人进行监督提醒。
虽然疫情尚未清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和岗位,有我们专业医务工作者支持,更有广大工人的大力配合,济南社会面“动态清零”一定能够实现。
记录人:表格“达人”朱超
4月23日 天气晴
8点10分,我已经到达在集团疫情防控数据组的办公室,今天是周末时间,因为疫情,集团各部门都有部分人员在岗,而数据组全员上岗,重点工作就是对集团在建工地的“7天7检”核酸检测情况梳理报送。
初期的疫情防控,各项表格和需要的数据每日变化,从表格及数据中也能反映出对重点区域的变化,从零工管理,到“涉阳”关联工地管理,从前一天核酸检测结果的统计,到核酸检测人员的对比;从每日表格报送核酸检测结果,到建设工地管理平台的启用,每一项都是细致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是对建筑工地核酸检测情况的及时反映,同时严格按照市里要求对建筑工地进行管控,及时反映工地封闭情况。
这一天的8点15分,我在公司的核酸统计群中,发出来了第一条信息,然后及时填报了《济南市建筑工地零工用工信息情况统计表》。在集团的数据群,已经发出了今天的任务:9:30前在线填报区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汇总表、200字每日情况说明;10:00前,报涉阳关联工地汇总、目前停工个数、建筑工地零工用工信息表、还有些二级表三级表;下午4:00前报区“7天7检”建设工地核检统计表、每下午6:00前报建设工地每日组织完成核酸检测人员表汇总...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这些数据及时上报可以实时反映我们工地人员的情况和变化,所上报的信息也是要求及时和准确。济高东信公司2227人在4月22日参加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每天的核酸结果出来,心也就落了地。
上午十点前将各项表格梳理填写完毕,下午2点,接到通知,需对我们所在的舜泰广场6号楼进行封控,这时,感觉疫情离我越来越近。大家还在讨论着,公司的工地开始继续核酸检测,一个一个工地在报着完成情况,我也在按时报送着各种数据及表格,已顾不上外面的事情。
晚上8点30分,大白们把大家的晚饭挨个楼层送上来,报送完最后一个表格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报一声平安。当大家还在惴惴不安的讨论着什么时候解封、怎么睡觉的时候,我要把今天收到的12345单子梳理一遍,明天早上争取八点半前全部回复完毕。
夜色降临,今天注定是个不眠夜.....
记录人:最被“惦记”的杨传平
5月1日 天气晴
今天是5月1日,既是劳动节、又是我的生日。
往年的今天,我会跟家人踏青游玩,今年的生日我要坚守岗位过了。昨天孙村片区按照区指挥部要求已经封闭,公司有6名领导和同事在孙村下沉一线,住在华昱大厦办公楼。我跟其他20余名领导同事驻守章锦片区侨梦苑,今天已经是我们坚守的第6天了。
好好保障公司在建项目和下沉孙村社区同事的生活物资,这就是我支援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在现行形势下,“物资”就是大家最需要的,而我和组里的同事们也成了大家“最惦记”的人,我们深知这一点,一刻也不敢耽误。
在公司领导的安排下,上午我对接区指挥部办理出孙村的通行证,在超市采购物资。下午2点半,超市经理就打电话说5辆物资车辆准备就绪,我和其他同事们分5队,为在建项目挨个送米、面、油、肉等生活物资。今天已经30多度了,我们穿着隔离服搬运成吨的物资,又热又不透气,我们把物资放到项目大门口,项目督导员们消杀后再拿进项目,项目上拿到物资后,纷纷表示感谢公司的支持和支援。
送完项目物资,我跟白宁去华昱大厦给驻守孙村的同事送物资,虽然我们没法直接接触,隔着大门我们相互鼓励,希望疫情早日散去!
晚上8点,侨梦苑的同事们刚做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接上级通知,公司要驰援孙村街道,负责密接和次密接转运工作。我帮着驻守在侨梦苑的部分同事领导们快速收拾行李,帮他们把东西搬运到华昱大厦。按照领导安排,我依旧留守在外围,做好孙村项目和同事们的物资保障工作。回到侨梦苑,已经是11点了,才发现12岁的儿子给我发来祝福视频,祝我生日快乐。
在这特殊的生日,我许下特殊的生日愿望:愿疫情早日退去,愿所有人都平安!
记录人:“黑夜战士”张清源
5月2日 天气晴
昨天晚上11点左右,公司召开动员会,我们20个同事将支援孙村办事处开展密接和次密接转运工作。凌晨到达办事处,在听完工作流程、任务分工后,领导叮嘱我们做好转运人员和自身的防护,转运工作便有条不紊的开始实施了。
我与张夫志、苏磊的任务是到莱芜区隔离点对接密接、次密接人员安置事宜,根据每个隔离点的处置能力,分配转运人员数量,登记、核对隔离人员信息。
我们凌晨出发,在前往莱芜的途中,苏磊负责开车,我和张夫志分别负责打电话与莱芜隔离点工作人员沟通莱芜方舱安置能力,对接12辆转运车辆行程以及接收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情况等,以便提前做好入舱准备。
凌晨两点,我们首先来到莱芜区口镇港里方舱点,提交孙村片区隔离人员的资料信息和数据,一切安排就绪后,一辆辆载着隔离人员的车辆陆续到达莱芜隔离点并及时登记安置,整个工作井然有序。
经过通宵的奋战,直到早上6点最后一辆转运车辆离开方舱点。接下来便是与方舱点工作人员核对、汇总隔离人员信息,经过挨个方舱核对,确保名单与实际安置人员一致,直到下午3点左右才出发返回济南,等待安排其他任务。
晚8点左右,我和张夫志再次出发到莱芜的几个隔离点,对接密接、次密接人员安置事宜,直到凌晨确保所有转运人员安全到达、入住隔离点后,才返回济南,已经又是凌晨了。
经过两个通宵奋战,我们往返莱芜2次,驱车300多公里,在莱芜隔离点共计完成20车次338人的转运安置任务,看着密密麻麻的工作表格,心里踏实又有成就感。
这是我第一次连续熬2个通宵,第一次离疫情这么近,第一次为疫情防控做这么大的努力。
回来的路上天色总是漆黑,但我们心里却是亮堂堂的!我们所有人都在坚持着,相信明天会更好的!
记录人:睡觉也“帅气”的侯广亮
5月3日 天气晴
自5月1日,公司组建志愿队伍支援孙村办事处以来, 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密接人员的转运工作。
从孙村办事处拿到密接人员名单后,我们对名单人员逐一打电话沟通核实,领取隔离人员物资后,带领隔离大巴到密接人员居住地点,按要求让隔离人员穿防护服、佩戴口罩、手套、面罩后依次进入大巴车,并对隔离人员经过的路线进行消杀后,通知大巴车出发到集中隔离点,同时电话与隔离点人员沟通,安排隔离人员入住安置工作。
转运工作不仅高度危险,转运过程还很复杂。由于条件有限,我们拿到名单逐个打电话的时候,只能趴在办事处一楼大厅或者办事处门口。隔离人员因为对情况不了解,有时也不一定配合我们,我们还需要耐着性子做好安抚和规劝工作。
转运之初,转运人数多,我们连轴转运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才休息。昨天集团其他二级公司同事相继驰援,人均工作强度逐渐降低。下午2点,我在办事处的大厅等待名单的时候,竟然睡着了.....实在太累了!大家埋头干饭时还不忘开玩笑打气,笑称,办事处的大厅,既是会议室、又是办公室,办事处大门既是工作台,又是大餐厅。
由于孙村街道实施封控管理,大部分道路封闭,平时5分钟的路程往往要走40分钟甚至1个小时。晚上9点左右,接到任务,要转运9个密接人员,其中7人分别在同一个小区的一、二期,虽然两个小区紧挨,但由于封控,本次转接任务耗时2个多小时才完成。
虽然路程远了,但能够得到被隔离人员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时,我感觉我们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疫情结束就更快了!
......
以上的战士们,只是这次战疫大军中几位代表,在这次战疫中,他们挑重担、解难题、打硬仗,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济高东信的责任担当,出色完成工地防疫、密接转运、留观值守等任务,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于忙碌之余,他们切身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坚守”与“努力”,也在用自身的温暖与服务点亮一盏盏“心灯”,同时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下了滴感悟与心声……
点滴星光,微光成炬,美丽的东区,壮美的济南,我们等你回来!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