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品质提升 建设管理部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发布日期: 2021-09-01 10:33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为创造文明、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着力解决市民群众关注的城市管理问题,近段时间以来,建设管理部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作用,周密部署,统筹推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发动,全力聚焦重点工作,形成全面推进重点工作的协同治理格局,多措并举,以城市品质提升助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对照标准 加强联动

合力推进专项整治

商业大街是创城实地考察的样本点位,为确保工作到位,建设管理部联合党群工作部、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舜华路街道办事处以及高新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对相关道路和商圈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对照创城测评要求,每天出动相关工作人员50余人,加强道路两侧至临街建筑物间的道路养护、铺装破损、绿化缺失、非机动车乱停放、道路保洁、公共卫生间保洁等问题督导检查。责令万达广场周边商圈物业管理单位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并增设10名以上工作人员,全面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等问题日常管理,打造良好商业氛围,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借鉴典型 规范设置

大力开展工地围挡整治提升

截至目前,建设管理部共摸底排查工地围挡192处、7.77万米,涉及道路(街巷)100余条,对照工作标准要求,根据查摆出问题,全力组织整改提升。并联合党群工作部、舜华路街道办事处,对龙奥北路舜义路路口、凤凰路段(经十路-华奥路)进行精细化提升,力争打造成样板路段。同时,重点对各街办专项整治开展情况及各行业主管部门支持配合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全面开展建筑工地围挡设置督查,严格要求各项目参建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做好工地围挡更换、维护,确保建筑工地围挡设置符合全市统一规范标准。目前,辖区建筑工地围挡已基本整改完毕,下一步,还将把零星、隐蔽的整改不合格围挡作为整治重点进行整改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摸清底数 严查严打

集中开展成品油“自流黑”问题整治

为切实做好成品油“自流黑”问题集中整治,建设管理部主动作为,迅速摸清行业监管底数,对今年排查出的问题机械,要求其立即退场停止使用,由环保部门登记后方可使用。从严从实从细开展执法检查,联合生态环境分局、高新交警大队、属地办事处执法大队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依规检查辖区成品油运输车辆、企业,渣土车规范运输、用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环保喷码等情况,严厉查处“违法自备油罐、非法流动加油车、黑加油站点”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未发现改装车辆无证经营和非法流动销售成品油的违法行为,通过开展成品油“自流黑”问题集中整治,辖区成品油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积极主动 强化督查

严厉打击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违规行为

为严厉打击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违规行为,建设管理部联合生态环境分局、高新交警大队、舜华路街道办事处,对施工项目扬尘防治、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连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对高新区重点路段和工地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违法违规现象,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逐个细致排查。联合行动开展以来,每天巡查土石方施工工地20余处,在高新区中心区10余条主干道路设立卡点,共计对200多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了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9起,全力打好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攻坚战。

精心组织 有序推进

全力促进垃圾分类落实落地

通过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宣教,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市民群众中入脑入心。同时,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全区厨余垃圾进行统一收运,引入项目管理公司对各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考核,提高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开展的积极性。现已累积入户宣传27万余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220场,共计参与人员12.5万余人。目前,全区配置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40余个,四分类垃圾桶5000余个,入户垃圾桶1.5万余个,设置四分类垃圾亭400余处,全职督导员250余人,兼职督导员80余人,全区推行垃圾分类氛围浓厚。

建设管理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督查

高新区举办“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下一步,建设管理部将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深入一线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创城测评精准对标达标,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巩固问题整改成效,建章立制常态长效推进整改,对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以优良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整改成效推动城市面貌和品质实现“双提升”。

编辑: 王乔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