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9月,济南高新区正式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两年多来,济南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国家网安试验区建设,现已形成覆盖国密算法、芯片研发、安全服务等领域的全链条产业生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喷涌。
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对某数据平台进行研发与优化。该平台汇集了几十个业务系统数据,服务对象涉及省、市、区县、街道等各级单位,直接影响办公系统的运转。但在服务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据流动风险等情况,严重阻碍了数据价值的发挥与利用。
中孚信息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介绍,围绕“防数据泄漏 保数据利用”这一目标,为其搭建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形成数据资产精准梳理、安全设备统一纳管和安全风险集中监测三大运营能力,全面提升了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以及风险预警、响应处置能力,实现数据资产可见、安全能力可管、安全风险可知这一根本要求,全面保障了客户重要数据的安全。
多年来,中孚信息致力于保密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形成了覆盖数据“分析识别、防护管控、流动检测”等多项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依托国家网安试验区这一重要载体,该企业在网安领域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孚信息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孚信息与试验区基于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理念共同探索教育、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下一步将着力开展基于AI的敏感内容识别、监管与评估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党政、军工、能源等关键领域,进一步助推安全基石,护航数字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安全保密科创体系日趋完善,通信安全技术也在不断突破。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多家科研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道路。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大一起合作研制了小型化可移动的量子卫星地面站,从原来十几吨的重量降低到了现在百公斤级的量级,分解之后几个人就可以“背包式”带到任何地方组装,和中国的量子卫星进行星地保密通信。
保密安全的探索,量子技术的突破,只是济南高新区网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网安试验区,这里正通过一系列创新政策,加速产业生态的完善。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人才评价方面,省市都出台了针对网安人才的激励政策。试验区联合五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了全国首个‘共保体’,探索出了‘产品+平台+技术+场景’的新服务模式,有高达1亿元的早期投资基金,专门投网络安全项目,省委网信办和市委网信办也给试验区提供了专项扶持资金,更好地保障济南网安试验区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已汇集网络安全相关企业超过140家,累计培育网络安全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2024年,试验区网络安全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60亿元,比获批前增长50%以上,全省占比超过60%,增长率全国领先。
“2025年对高新区来说是‘三次创业’的关键年,我们打算继续做好三项试点任务,通过搭建平台、培育企业、优化创业环境等措施,打造良性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目标是建成全国一流的网络安全产业聚集区,为济南、山东乃至国家的数字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