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济南区县经济指标出炉,谁进位?谁掉队?
发布日期: 2025-02-10 09:59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2月7日,济南高新区“新春第一会”召开当天,济南市统计局官网挂出了“2024年全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观察者,我们一直很关注这组指标。

春节前,济南高新区官宣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的喜讯,我们也撰文《GDP破2000亿 财政收入全市第一!济南高新区凭啥创造历史?》进行剖析,2000亿“俱乐部”由一变二,我们以为,这是2024年济南县域经济的最大变革。

对照官方数据,我们还发现了以下济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01

“排头兵”之争更加激烈

2021年,历下区GDP突破2000亿大关,那一年,济南高新区的GDP是1510.31亿元,相差约500亿元。

2024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俱乐部”再添一新成员,就是济南高新区。2024年历下区的GDP已达2577.8亿元,济南高新区达到2053.5亿元,成为全市第二个、全省第四个GDP迈上两千亿大关的区县(功能区)。

看地区生产总值,历下区仍然领先高新区约500亿元,仍然是稳稳的“大哥”,不过,看另一项重要经济指标:财政收入,济南高新区首次跃居全市第一。

2024年,历下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域税收收入分别是175.3亿元、35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9%、-4.2%;济南高新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域税收收入分别是177.2亿元、37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12.6%,分别比历下区高1.9亿元、23.2亿元。

增速一正一负中,高新区实现了反超。

2000亿“俱乐部”成员都拥有“大体量”,预计2025年历下区、高新区仍将处于GDP第一梯队。

02

第二梯队排名有变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俱乐部”中,有历城、市中、章丘、莱芜四个区县。不过位次有变化,历城区正式从全市第四位跃升至第三。近几年,历城区的产业发展可圈可点,最终体现在了经济体量上。四区县的GDP分别是:历城区1408.8亿元、市中区1384.4亿元、章丘区1301.3亿元、莱芜区1036.4亿元。

我们再对比一下上述四区县的财政收入:2024年历城、市中、章丘、莱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135.0亿元、100.0亿元、61.3亿元、47.0亿元。如果把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放在一起比对可以看出:历城区的GDP仅比市中区多24.4亿元,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足高出35.0亿元;市中区比章丘区的GDP多83.1亿元,财政收入则高出38.7亿元,这说明区县之间三产占比、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有相当大的不同。

再看其他区县。

2024年槐荫区的GDP达到879.9亿元,离“千亿俱乐部”更近一步。天桥区首次迈过800亿元门槛,达到844.6亿元,也是“千亿俱乐部”的潜在竞争者。

从增速来看,起步区依然保持迅猛势头,增速高达18.5%,在全市居首,其财政收入和钢城区并驾齐驱,已靠近商河县、平阴县。商河县的增速排在第二位,为7.0%。商河县、济南高新区、济阳区、章丘区的增速均在6%-7%之间。

03

从细分指标看后劲

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经济运行“稳”的区县都离不开工业这个“稳定器”“压舱石”。

看二产增加值,济南高新区居首,达到930.6亿元;起步区增速最高,高达25.3%。

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同样是起步区遥遥领先,分别达到34.0%和29.9%。

看三产增加值,依然是历下区居首,达到1874.6亿元,济南高新区和市中区分列二、三位,分别为1119.6亿元、1106.4亿元。不过,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看,济南高新区排在第一位,达到1330.1亿元,历下区排名第二,为1118.4亿元。

结论:放眼全国,县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放眼山东省、济南市也是如此。尤其是经济体量相近的兄弟区县(功能区),谁都不甘人后。“松口劲就慢一步,一步慢就步步慢。”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新的一年,全市上下要坚定不移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奋勇争先。对全市各区县而言,“坐不住”就对了,必须摒弃“小富即安”的心态,必须鼓足信心勇气、敢于亮剑争锋。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