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新”活力|巨野河街道:党建品牌蓄动能 “河合与共”强治理
发布日期: 2024-07-04 09:34 字体:【 信息来源: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开栏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结合基层党建“强引领·促发展”专项行动有关工作部署,现策划推出“赋能发展‘新’领航”“基层治理‘新’活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基层党建工作系列宣传专栏,集中展现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各领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先锋风采,致敬榜样典型,激励比学赶超,着力凝聚“三次创业”的奋进力量!

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巨野河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广纳辖区驻地大中专院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等5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基层治理,打造“河合与共”党建品牌,强化基层共驻共建共治力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片区有温度、群众有感受、社会有认同。6月28日,巨野河街道正式发布“河合与共”党建品牌,为构建“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红色”动能。

吹响红色“集结号”

凝聚多元力量

1月4日,山东现代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在刘官庄村正式挂牌;4月15日,山东职业学院桐林书院第二党支部与鸡山村党委签订共建协议;4月21日,山东现代学院工学院志愿服务基地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签约挂牌;5月24日,山东省女子监狱与巨野河街道举行廉洁共建揭牌仪式;6月17日,山东职业学院南山学院党总支与东郑村党支部举行共建签约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今年以来,巨野河街道与驻地单位“双向”互动,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到驻地单位走访28次,双方围绕组织共建达成一致意见;单位下属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校地、企地、医地基层党组织之间交流日益密切;街道与企业、教育、医院等同行业单位党组织开展“条线共建”,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开展活动。通过不同形式,聚合各方资源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搭建活动合办、事务共商、资源联享的“大舞台”。

聚力画好“同心圆”

拓宽共建载体

“专家作用有发挥、学生实践有平台、企业发展有助力、社区治理有力量、乡村振兴有活力”,只有求得驻地资源“最大公约数”,才能画好片区治理“同心圆”。作为横跨辖区各领域的联动机制,从提出“河合与共”的理念,到逐步探索实践过程中,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领航、联动共赢”,赋能各方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巨野河街道成立“蜂鸟就业服务小分队”,先后开展多场“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助力校园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努力实现校企对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共享。在街道积极“牵手”驻地单位的同时,驻地单位也主动“拥抱”街道,山东明仁福瑞达生物有限公司、隆越物业等企业到村居开展暖心帮扶,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职业学院等单位参与支持社区文体活动。山东英才学院人文学院与街道社工站建立“校社联动”试点,持续关爱“一老一小”;山东现代学院护理学院与街道机关干部同植一片“文明实践林”,擦亮辖区生态底色;高新东区医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先后到村居开展多场大型义诊,极大地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联手打出“组合拳”

护航“三次创业”

在“河合与共”党建品牌发布会上,“河合与共”的品牌标识和内涵也正式对外公布。“河”,为巨野河,源自辖区东西两条蜿蜒绵长的河流;“合”,延伸为聚合、合作之意,标志着巨野河街道辖区范围内各单位之间相互合作,凝聚合力。主色调为蓝色和绿色,代表科技和生态,中间建筑象征高新区“三次创业”目标,两个“手型”轮廓象征团结协作,共同护航高新区“三次创业”新征程。

年初,围绕“河合与共”党建品牌建设,巨野河街道提出重点开展“红色堡垒共建”、“引才聚才联合”、“发展赋能共同”、“‘四员’结对指导”、“辖区阵地互通”、“乡村文化唤醒”、“基层治理融合”、“精准帮扶关爱”八项行动。半年来,60余场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已展开,共建单位深度参与其中,以党组织为纽带搭建起沟通协作的桥梁。

同时,巨野河街道向辖区51家共建单位征集建议,建立“资源、项目、需求”三个清单,涵盖政策指导、协商调解、项目建设、志愿服务、信息技术、文化阵地等各类事项200余条。各成员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精准对接各类资源,匹配相关项目,相互开展共建活动,也可通过“河合与共”议事平台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未来,巨野河街道将进一步整合辖区驻地单位资源,落实吸纳一批新鲜血液、完善一批工作机制、实施一批共建项目、优化一批服务举措的“四个一批”措施,以联建共建引领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蹚出一条“党建领航、多元共治”的全域协作新路径,为高新区“三次创业”贡献力量。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