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塑造新优势,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在济南高新区,一支充满山东元素的空天生力军正在悄然崛起。
在空天信息产业空前发展的今天,卫星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联度远超很多人的想象,覆盖九大领域,170多个专业门类,涵盖导航、天气、通讯、应急救援、工业发展、民生服务、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从2017年开始,山东在空天领域开始发力,济南空天信息产业集群也成为山东省15个未来产业集群之一。
2023年6月份,在高新控股和济钢集团支持下,济南卫星集团正式成立。“我们济南卫星产业集团主营业务先期就是卫星的生产与制造,简称AIT,我们济南卫星产业集团还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卫星的制造,在太空的运营乃至数据回传到地面以后,这些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在盛桂军的心里,济南卫星集团的起步不算早,可起点并不低,按照计划企业将在2024年6月份设备全部调试完成,一期生产能力达到20颗,2025年达到100颗。届时“济南造”卫星将与其他数千颗卫星一起逐鹿太空。“我们这条产线是山东省第一条卫星总装产线,另外我们这条产线也是融合了国内国有企业和商业航天企业的卫星制造的好多新技术,应该说是一种柔性脉动制造生产线。‘济南造’卫星,明年有订单可以和大家见面。”
想要迎头赶上,盛桂军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很多。从设计到研发,再到数据传回后的解读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像眼前这个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的卫星数据传输装置空间行波管,世界上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就出自济南卫星。“原来我们都是进口,这一个空间行波管放大器外国人卖给我们1300万,现在还不卖给我们,那怎么办?我们就要国产化。自动化带来的好处是良品率增加,成本降低,现在我们成本不到200万一个,我们就想在这个园区内,把我们的上下游的产业链都吸引过来,形成一个产业集聚地,形成一个好的产业生态,在这抱团发展。我们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制造火箭,济南卫星、济南火箭,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星箭联动的概念。”
目前山东省国资委正在制定山东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烟台、青岛、济南为主的空天发展布局,济南力量的排头兵,正是盛桂军和他的济南卫星。“山东省应该说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尤其是制造企业,还是有较好的基础,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我们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我们入驻高新区,我们引进的高端人才,政府也给予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减轻了企业成立以后短期内的资金压力。”
2021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筹建空天信息大学等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目前空天信息大学已经确定落户章丘,着重研究生教育,计划招生1万人,这将是包括济南卫星在内的山东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动力。“未来我们要在这方面发力,为山东省、为济南市在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编辑: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