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18日,“与高新区共成长”科技产业领军人物奖项发出,18位优秀企业家、12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光荣获奖。济南高新区建区30年,片区名企名家众多,在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产业方面,这30位获奖者各自走过了怎样的路?为何他们能成长为“领军者”?自今日起,济南日报推出《对话领军人物》栏目,与大家分享30个创新创业故事。
点击播放视频
2019年12月31日,济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落户济南高新区。短短两年,这家企业迅速在杭州、西安、北京、深圳布局研究中心。济南总部研发团队从18人扩展至100余人,公司员工总数发展至近400人,跻身山东省人工智能十佳企业,为海尔等头部企业提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为中石油、东明石化等企业的500多个智慧加油站赋能,发展速度令业界瞩目。
点击播放视频
2021年底,公司CEO谢会斌获评“与高新区共成长”科技领军人物,博观智能几乎是获奖企业家所掌舵企业中成立时间最短的。他说,基于博观智能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积累,面向山东及全国的工业互联网暨智能制造新基建的发展沃土,博观智能现已开启智慧工业这一新赛道,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充分赋能实体产业经济,通过提供易用、高性价比的智慧工业解决方案促进传统行业特别是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
“18罗汉”齐聚济南
开启创新创业征程
谢会斌原就职于某智慧物联行业引领性上市企业,担任研究院院长。2019年,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十年的研发经验,他和团队萌生了独立创业的想法,并最终将创新创业的“主战场”选在了济南。谢会斌说,选择济南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老东家的山东团队有18个人,这18个人整体技术水平过硬,成为博观智能济南研究院的初始团队,而济南高新区正拿出最好的资源和最大诚意招商引资、招贤引智,同时,济南市三大国家战略叠加,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座拥有40余所高校的城市恰好又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2019年10月14日,济南市成功获批创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后,全国第二个获批创建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起点与机遇。先导区获批后不久,谢会斌即在济南高新区注册公司,开启创业征程。
公司名称中的“博观”二字取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原文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观”有“看”的意思,谢会斌的团队正好专注研发视觉人工智能领域,而“博观”则寓意“看得见、看得广”。
专注核心技术研发
点亮AI算法的“星辰大海”
谢会斌经常出差在外,待在济南总部的时间并不多,不少员工对谢会斌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记忆力惊人,哪怕只见过一两次,他也能准确记住员工的名字。
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博观智能开创业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平台,拥有过硬的技术内核及自主研发能力,先后获得MOT多目标场景识别、ReID(跨镜追踪)、ICDAR(场景文本检测与识别)等10次世界级算法数据集榜单冠军,积累200余篇发明专利;博观智能可提供人像识别、车辆识别、跨镜追踪、车路协同、行为分析、客流分析等算法产品方案,并获得2019年AI最佳掘金案例之“最佳Re-ID行人再识别奖”、2020年AI最佳成长榜之“最佳商用成长奖”、2020年AI新基建之“最佳城市计算解决方案奖”以及2021年“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基于全能力集开放的BrePaaS平台、BreSuite产品化开发引擎、BreService服务引擎,博观智能已面向国内外市场推出基于云边端全序列的“北斗七星”AI产品体系,部署在全国超过260条高速、数十个机场、100多个城市公共安全以及数十个厂区生产环境,累计行业交付达1500多个AI项目,覆盖智慧物联(社会基层治理、市政环保管理、应急消防生态)、智能交通(公路事件识别、轨交智慧车站、民航智慧航站)、智慧工业(能源安全生产、重工效率提升、制造质量检测)三大类9大场景。
公司不大的展厅内,最引人瞩目的是两个地方,一处是几乎铺满一面墙的研发专利,另一处是团队用北斗七星来做AI体系命名的产品介绍版块。博观智能拿下海尔智慧制造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数智化升级订单,就是“北斗七星”中的“AIBox摇光智能盒”起了关键作用。这款产品集人像识别、行为分析、车辆识别等多种算法于一体,更能贴合实际场景需求,进行实时智能边缘分析和告警,可对原有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利旧,无需单独分配机房,甚至无需增加带宽,部署即可使用,轻量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博观智能脱颖而出,赢得了客户青睐。
“2020年,公司的产品体系就把北斗七星的名字都用完了。到今年,新开发的产品已经用了北斗周围的星座来命名。未来,我们希望能逐步打造一片AI算法的星辰大海。”谢会斌说。
开启新赛道
为中小企业赋能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一批上市企业,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技术渐趋成熟,竞争也日渐激烈。目前,在博观智能的业务版块中,智慧物联和智慧交通也贡献了超过7成的营收。2021年下半年,谢会斌决意带领公司进军智慧工业领域,计划到2022年,智慧工业版块的业务量能占据公司规模的半壁江山。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对传统产业渗透率,推动黄河流域优势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赋能。”博观智能新赛道可谓与国家战略不谋而合。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这类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一个过程。”谢会斌告诉记者,过去,相关技术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率先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展开应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级解决方案。这类解决方案的设计往往都很大,覆盖范围大、部署的软硬件规模也大,相应的成本投入高,却很难满足多行业、多客户的分级应用需求。博观以智赋千行百业为己命,完全可以把解决方案做小做细,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碎片化需求服务、做到精准赋能。
目前,博观智能已经在济南部署一个研发团队,专门研发缺陷产品检测的解决方案。用AI技术来检测新产品,不但准确率比人工检测更高,而且相关设备可以24小时无休。
“人们往往认为,AI、大数据技术含量高,部署时成本肯定也很高。中小企业在引进相关解决方案时往往特别在意部署成本和解决方案的性价比。客户有这样的顾虑很正常,这要求我们必须提供低成本、部署快、效率高的解决方案。”谢会斌认为,针对中小企业或者大企业某个智慧产线的解决方案,一定会走向轻量级。解决方案所包含的硬件体量要小、算法要多,要做到没有噪音,方案整体部署的价格还要低。当企业投入一笔不大的资金,就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拥抱智能化升级的大趋势。
谢会斌表示,山东是工业制造业大省,济南是少有的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省会城市地区,基于这样的产业基础,博观智能有信心做大做强智慧工业版块,争取早日成为智慧工业领域行业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编辑: 王乔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