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快啊,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获得了节能备案表。”高新区实验中学(三期)项目负责人说道。近期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扩建项目(三期)通过应用区域评估成果,实现节能审查由告知承诺制代替实质性审查,节省报告编制费用约20万元,缩短节能审查与立项审批时间间隔。
一、分类推进区域评估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分类推进各项区域评估工作,在齐鲁软件园、生命科学城、临空经济区等5个园区累计完成区域评估报告25个,涉及节能审查、水土保持、洪水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压覆矿产资源评估、规划环评等7类评估事项。
二、制定区域评估应用标准
为提高区域评估成果利用效率,制定《高新区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对节能评价审查、水土保持、洪水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危险性、压覆矿产资源、地震安全性、规划环评等8类评估事项,按评估类型分别明确了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流程,成果应用的正负面清单及审批时实行告知承诺制或予以简化的具体要求,实现全要素辅导。以节能审查工作为例,区域评估实施前,建设项目需要单独编制节能报告报节能审查机关审批,区域评估实施后,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单独编制节能报告。截至目前,已有济南高新东区医院二期项目、济南汇川技术年产6000台工程型变频器项目、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6个项目应用区域节能评估成果。通过区域评估实施节能承诺备案制既提升了审批效率,也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为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全面保障“标准地”供应
在完成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划环评、水土保持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容积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控制指标,通过“开展区域评价”“制定控制指标”“告知承诺制审批”等举措,构建起土地“征、收、供、建”一体推进的要素保障机制。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新供应工业用地已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先后保障了临工新能源矿山设备、汇川高压变频器、弗迪新能源电池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快速落地。
通过开展区域评估,实现区域评估报告共享共用,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变“申请后审批”为“申请前服务”,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整体评”,截至目前,已有近百个建设项目享受区域评价成果,累计节约评估费用约500余万元,有效推动项目建设降本增效。
编辑: 高新区审批服务部